第2章(第2/3页)

那是个男人的背影。

衣物是最简单的短袖长裤,高大修长,肩宽腰窄,两条交错前行的大长腿笔直而不柴,惹眼得很。

这就是3206搬来的那位新邻居?

思忖着,她想起这些日子3206的夜夜笙歌,不由多看了那背影两眼。

忽的,

“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乔慧兰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许芳菲回过神,撤回视线,拿毛巾擦干净沾在嘴角的泡沫,回答道:“今天醒得比较早。”

乔慧兰捶着腰走进卫生间,嘴里道:“去换校服吧。昨天我路过楼下的蛋糕店买了几个蛋挞,待会儿热给你吃。”

“嗯好的。”

*

和大多数小姑娘一样,许芳菲也喜欢甜食。早上那两个甜甜的蛋挞,让她一整天都心情不错。

这天是化学晚自习,放学铃打响后,布置完作业的老师离开了教室,许芳菲照例与杨露同行回家。

一切似乎都与往常没什么不同。

同样的夜,同样的月,同样的喜旺街,同样的跺不亮的声控灯。

许芳菲背着书包爬楼梯。今晚明月作美,一池黑暗里晕开抹清冷的光,她安静上行,爬到3楼的时候,敏锐的听觉俘获到了丝丝别样。

一阵喑哑又低沉的歌声。隐隐绰绰,如梦似幻,仿若留恋人间的一缕艳魂,飘荡在空气里。

有人在放音乐,是一首歌。

许芳菲心下诧异,发现愈靠近三楼,歌声便愈清晰。终于,小巧的白色纱网鞋并排站定,许芳菲在3206前停了步子。

一片风轻夜浓的寂寂中,男歌手的嗓音回扬不休。

“桀骜的鹰……南去的雁……何时能有归程……”

隔了一扇防盗门,许芳菲听不清楚具体的歌词,只觉那旋律低回婉转,充满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感,非常好听。像是首民谣。

她默默在心里把为数不多的听清了的词记下来,随后才离去。

次日清晨。

凌城中学高中各班的教室里,学生们有的在座位上补作业,奋笔疾书,有的抄着扫帚在走廊上追逐打闹,震得整层楼都闹哄哄的。

高二一班。许芳菲交完作业后在座位上坐了会儿,继而从书包里拿出一个食品袋,起身朝隔壁小组的前排走去。

她在一个女生面前停下,抬手轻敲课桌,砰砰,唤道:“杨露。”

杨露抬头看向她,莫名道:“怎么啦?”

许芳菲把手里的食品袋放在杨露桌上,笑说:“这是两个蛋挞,请你吃。”

杨露目露惊奇,连连道谢收下了。接着见许芳菲还待在原地没有走,不由狐疑:“还有什么事吗?”

许芳菲迟疑了下,小声说:“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可以可以,大家都是朋友,你太客气了!”杨露本就是耿直又爽朗的性格,闻言拍拍胸脯,“说吧,要我做什么。”

一番询问,杨露才知道许芳菲口中的“忙”小得不能再小,仅仅只是想请她帮着查几句歌词。

杨露当即便答应下来,掏出自己的智能手机打开网页进行搜索。

经过上午几个课间的努力,午休时,杨露把手机“啪”的放到了许芳菲面前,又递过去一副耳机,说:“喏!找到了。男歌手,民谣,还有那些歌词,全都对得上。你听听是不是这首歌。”

许芳菲看了眼手机屏。

歌曲名:《理想的城》

歌手:佚名

许芳菲戴上耳机,点了点屏幕上的播放键。只听了两句,她便确定下来,对杨露笑道:“是的,就是这首歌!谢谢你啦。”

“害,这有什么好谢的。举手之劳而已。”杨露大方一摆手,微顿,又道,“不过,这么小众的民谣新歌,你在哪里听的呀?”

许芳菲回答:“听邻居放过。”

杨露摸下巴:“那你这邻居还挺潮的嘛。”

许芳菲弯唇笑笑:“可能吧。”

找到了那首民谣歌曲,许芳菲很开心。她专门拿出了一个新本子,把这首歌的歌词抄了下来,一笔一划,工工整整。

***

[理想的城。

桀骜的鹰,披了岁月风尘与一身黄昏,

何时倦怠,何时停歇,

何时能有归程。

南去的雁,覆了千里黄云与大雪纷纷,

何时安定,何时靠港,

何时能有归程。

我想搭上那返乡的列车,

淡淡回顾那装着我青春的城。

我想风把思念捎去远方,

轻轻送给我无法忘怀的姑娘……]

***

高中生活紧张又枯燥,日复一日,好像永远都看不到尽头。

那首无意间从3206飘出来的民谣,成了许芳菲枯燥生活里为数不多的一点色彩。

她每天都会抽时间学学那首歌,几天下来已经可以完整地唱出来。

时间就这样平平无奇地过去了六天。

这日晚自习下得晚,放学已经晚上九点多。许芳菲像往常一样回到喜旺街9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