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都中啦 为什么能中(第3/3页)

黎荞陶竹黎二山黎夏写完家书,翌日一大早,他们出门去采购。

韩家商队还没把粉条运完,过几日就要回平城,他们要再买些特产好让韩家商队带回去。

中间路过书铺,黎荞不忘进去买书。

殿试只考策论,不知道此次圣上会出什么题目,因此黎荞不能松懈,他得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就这样,连着买了两日,终于把东西买齐了,黎荞这才专心读书。

但他不用再跟从前那般刻苦了。

因为他觉得此次的殿试题目应该和朝中大事有关,他与其闷在书房读书,不如多去拜访拜访赵大人。

赵存告诉他,是赵大人把他和陶竹送过去的点心献给了圣上,于是圣上没有调查,直接把会元给了他。

得好好感谢赵大人!

黎荞和陶竹亲手做了点心、鸭货、烤肠、丸子等吃食,两人趁着赵大人休沐,拎着这些去了赵府。

赵大人对黎荞很满意,黎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眼下黎荞已经拿下了会元,距离□□只剩下一个状元。

但这个状元,有些不好拿。

殿试的主考官是圣上,圣上对黎荞自然是满意的,但谁知道此次圣上会出什么题。

既然猜不出来,那索性把最近朝堂上的事儿都讲给黎荞。

最近朝堂上唯一的大事是圣上要修大运河了。

但这个已经考过了,殿试不可能再考。

大盛已经多年没有战争了,至于天灾,最近大盛没有大的灾祸,就算是有,那黎荞也不惧,因为黎荞早就总结出了各种灾祸的救灾流程。

……

赵大人端起茶碗,轻轻抿了几口,他都说得口渴了,但殿试题目他还是没有头绪。

罢了,不猜了。

他把茶碗放下,笑着对黎荞道:“当日放榜之后,整个盛京的举子都不服气,都压着一口气等着皇家点心铺开张。”

“现在这些举子闭嘴了,甭管心里是否服气,反正嘴巴上不再嚷嚷了。”

“你这个会元,名副其实。”

当日会试放榜,即便赵存搬出了圣上,一帮举子心里头依旧压着邪火,天大的笑话,小小点心,如何能充盈国库?

如何可以?!

无人敢说圣上偏私,他们只能盯着皇家点心铺,若皇家点心铺的点心不能让他们满意,那绝对得、得……给他们一个说法!

总之这事不能这么算了。

不只是此届的举子这么想,围观看热闹的盛京百姓也觉得有些荒谬。

拿点心充盈国库?

这真不是在开玩笑么?

点心就算是再好吃,那也挣不了多少钱啊。

看黎荞自家的点心就知道了,黎荞是做点心发家的,但现在黎荞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粉条和鸭货作坊。

现在黎荞写出这样的文章,圣上竟是给了他会元,这……

所以,当黎荞和陶竹在皇家点心铺教学时,整个盛京都在等着品尝他写的牛乳点心。

皇家点心铺开业那日,排队的人超级多,但皇家点心铺供的货少,因此只有少量的人尝到了会元试卷上所写的牛乳点心。

但凡是尝到的,都服了。

就这个味道,就这个火爆程度,谁能不服?

若是在大盛每一个府城都开一家皇家点心铺,那每年的总收入肯定能充盈国库。

赵大人想起这几日盛京里的舆论,心情极为舒畅。

这种以事实服人,用事实让人闭嘴的桥段虽不是他搞出来的,但黎荞是他看好的年轻人,他同样高兴。

“是学生运气好,刚和竹哥儿研究出了牛乳点心,便碰见了此次的会试。”

黎荞笑着道。

“运气有,但更多的是你能力强,能变废为宝。粉条和秋梨膏都可作证。”

赵大人不赞同黎荞的谦虚。

“这……那学生就借大人吉言,希望这份能力可以用在殿试上。”

黎荞没有继续谦虚。

赵大人今日说的,他都记在脑子里了,希望殿试的题目在这个范围内。

日子一天天往前走,三月底的时候,赵存来了隔壁徐瑛家。

圣上要筹备皇家布庄了,他命沈画先画五十张设计图,做五十套衣服出来。

沈画又高兴又担忧,跑来向黎荞求助。

但黎荞不会做衣服,他只能把他脑子里那些衣服画下来让沈画参考。

陶竹对此事挺上心的,每天忙完家务,便拿出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很快,殿试来了。

殿试是在太极殿举行,天还未亮,一百八十位新科进士排着队入宫。

到了太极殿,圣上自然是不在的,只有几位主考官和披坚执锐的禁军。

黎荞座位在最前面,他第一个拿到了试卷。

瞧清楚试卷上的题目,他眉头立马皱出了疙瘩,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