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明总督回京 二十万亩耕地惹人眼红(第2/3页)

黎小兰对当丫鬟没兴趣,因此,此时见国公府都来人了,思虑再三,她找上陶竹说出了她的想法。

她想嫁一个身份比她低的,不能拿捏她的人家。

黎小兰在除了合眼缘、人品等条件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陶竹很欣慰。

其实陶竹是有些心急的,这日子一天天嗖嗖的,转眼今年又过去一半了。

而且,除了黎瑜宁黎小兰两位姑娘,还有黎小山这位老大不小的小伙子。

黎小山已经二十一岁了,入京以来,也是不少人登门提亲,这家贵女那家千金的,差点儿把他的眼睛挑花。

挑花了眼,那这亲事自然定不下来。

罢了,今年就先让黎瑜安、黎二山成亲,说起来,家里也好几年没办过喜事了。

是该热闹热闹了。

黎荞对陶竹的决定没有异议,他之所以卡辛知,是因为辛知变态,现在辛知和黎瑜安甜甜蜜蜜的,他自然不会当恶人。

而且,接下来的世道,谁知道会如何,还是早点成亲吧。

于是,黎瑜安与辛知的婚期定在秋后。

黎二山和范圆圆的婚期定在入秋。

这两门亲事定下之后,麦收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与此同时,明知府、不,是明总督终于与河西府新上任的知府交接完毕然后回京述职了。

时隔五年,黎荞与明总督又见了面。

虽然之前盛鸿过问了一下黎荞与明总督的私人关系,但黎荞堂堂正正,与明总督纯粹是君子之交,因此,此次明总督回京,他与明总督正常往来。

他先去拜访了明总督,又邀明总督到家里做客,一同的还有庄文、孟月、徐瑛。

坐在黎家西跨院那好似江南园林一般的院子里,明总督看着在座的几人,赏着眼前的美景,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当初黎荞、庄文、孟月、徐瑛去府城科考时,他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当时的他只觉得黎荞是个好苗子,徐瑛、孟月也是不错的年轻人,庄文基本功虽扎实,但年纪大了,八成会止步于举人。

结果,这四人不仅全考中进士做了官儿,而且升官速度还贼快,黎荞已是三品重臣,徐瑛也是五品郎中,主管一省财政户籍田地大权。

孟月官职虽低,但与七皇子却是来往密切。

也就年纪最大的庄文,这几年来没什么明显的进步。

但庄文本就没什么野心,而且有黎荞、孟月、徐瑛在,他也不需要费尽心思往上爬。

至于自己,当年的四品知府,只想着河西府漂亮的政绩表会让他升官,但他也就是做梦时才想过能连跳几级成为两省总督。

接到圣上的圣旨时,他将掌心掐出了血,这才没有被巨大的喜悦击昏过去。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明总督轻轻一笑,而后端起面前的酒杯:“他乡遇故知,诸位,能在盛京相聚,着实不易。来,为了往昔的勤勉,为了明日的锦绣前程,咱们喝一杯。”

“是得喝一杯。”

黎荞端起面前的酒杯,笑眯眯的开口:“大人,祝您鹏程万里,暨北、东山两省年年风调雨顺。”

“嘿,你这话我爱听。”

深知盛鸿最看重什么的明总督闻言,脸上的笑意瞬间加深。

两省总督,这不仅是权力,还是责任啊。

之前盛钧又不是没有撸过这个等级的官儿。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之前他还是一小小知府,今年猛的连跳几级坐上了两省总督之位,这两省的人会服他吗?

而且,有河西府的政绩在,整个大盛的官员包括盛鸿都在看着他呢。

但河西府的政绩那是千年难遇,他能稳住这两省现有的局势他就得烧高香了。

他并无背景,他也是走科举之路,一步步的爬到今日这个位置的,想到今后的情况,他是一半欢喜,一半压力山大。

因此,他是真的喜欢黎荞这话。

小黎既有能力,也幸运,他就借小黎的吉言,愿今后治下的两声年年丰收!

庄文、徐瑛、孟月也知道明总督的性子,他们仨纷纷端起酒杯,说着明总督爱听的吉祥话。

明总督乐呵呵的,笑眯了眼:“大家今后都青云万里,一路坦途!”

伴随着此句话,五个酒杯碰在了一起,等把酒杯里的米酒咽下肚子,明总督拿起筷子,一边品尝黎府的美味佳肴,一边向黎荞打探起了暨北省的事情。

他的总督府坐落在东山省的首府,他不能时常到暨北省去,但如今黎荞在暨北省有九万亩耕地,那黎荞对暨北省的了解比他深。

这些不是机密,明总督问,黎荞答,旁边的庄文孟月徐瑛三人时不时的说上几句。

明总督听完黎荞对那九万亩耕地的安排,不由道:“小黎,照你这个计划,那怕是要花费不少银钱吧?”

五亩地一口井或者是有小河、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