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第2/2页)

路楠放下拜托的手势,假意横了陈骁一眼,开玩笑地说:“看来我们陈总是醉翁之意尽在酒啊。”

陈骁被瞪了一眼,心跳快了两拍,耳廓微微发红,好在并无人察觉。

他坦然地垂眼一笑,将左手食指抵在唇间:“嘘,路总,看破不说破。”

秦老嘟囔了一两句,大概意思是沈建邦的儿子白长了一张老实好看的脸:“来来来,你也一起来,刚好你们和谐酒十八年份的品鉴词我已经琢磨得差不多了,来吧,到时候咱们再参详一下——反正小路品鉴天赋高,也不是外人。”

路楠犹记得,自己刚入职的时候,源川和谐酒只有6年份、9年份和12年份的,等到等到海外市场部成立才有了15年份,没想到18年份的和谐酒也快面世了。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经典酒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

和谐酒作为源川集团打造的和经典酒比肩的另一款高端产品,年份问题其实一直是产品的短板。

但是年份这种事情呢,是急不来的,外包装上的年份标签确实可以随意写,白酒企业的底线不能随意打破——这是源川董事长的原话。

和谐酒是浓酱兼香,需要用到最起码两个香型、六种以上的基酒。

源川此前最出名的是酱香型的经典酒,自然有充足的酱香型白酒年份酒作为基酒,可是浓香型的年份酒存储量却不够。

这个问题,只有两种解决方式:

第一,源川出钱,向同行购买浓香型年份基酒;

第二,逐年增加浓香型白酒年份基酒储备,循序渐进地推出更高级的年份酒。

第一种方式见效快,源川可以即刻推出更高年份的和谐酒,但是不同酒厂出产的基酒在口感方面是有差别的,普通人可能尝不出,白酒爱好者却未必喝不出来;而且源川需要大量的基酒,必定要从好几家酒企购买,这些基酒绝对是参差不齐的,如此,勾调过程中就更难把握品控。

第二种方式除了慢,没有别的毛病。可是慢对于讲求效益、创造利益为先的企业来说,同样让人难以接受。

是陈骁坚持选择第二种方式。

现在出了成果,路楠很为他高兴。

在场其他名白酒企业的负责人会不会为源川高兴那就不得而知了。

众人只是笑盈盈地说,秦老的酒,肯定是好酒,陈骁和路楠有口福了等等。

不过他们行事都有分寸,此时就没有人提出后天也要去秦老家蹭酒。

电梯到了,秦老被率先扶进电梯、上了回家的车。

李总的秘书已经安排好附近的会所包厢,李总笑眯眯地与白酒行业的几位大佬说了地址和包厢号。

颐酒董事长感慨一声:“秦老这是不遗余力地想将路总你拉回正道啊。怎么样,不考虑回来做白酒么?”

路楠摆摆手:“您这是明知故问。我可是有竞业协议在身的,现在还拿着陈总给我发的补偿金呢。”

陈骁:点头,微笑。

杨董哈哈了一声:“你们别劝了。给人打工哪有自己当老板来得自在?小路,你说是不是?”

“确实是。”路楠沉吟几秒,认同地点点头,“不过当老板也有各种烦恼,譬如平衡不同规模的经销商之间的销售范围、譬如合伙更需谨慎等等,我觉得我还有得学呢。”

杨董脸青了一下:MD,我怎么就嘴欠!之前行业论坛被怼了几次都忘了?联合出海举办活动的时候被怼了几次都忘了?果然是今晚喝多了,嘴比脑子快。

眼镜男:虽然不知道这个女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显然大头苍蝇被刺了。被刺的人不是自己,这个场景看起来居然莫名有点爽。

让眼镜男更爽的是路楠话语中透露出的意思:合伙需谨慎。

这代表什么?

这话让李总听到,人心里头能舒坦吗?

李总面色如常,反而赞同地点点头:“确实,合伙堪比结婚,一定要谨慎。”

最先挑起话题的颐酒董事长终究比较厚道,打着圆场:“来来来,先上车先上车。我后备箱带了我们的清香型白酒,一会儿请大家伙儿尝尝?”

既然双方合到一起,那么也不能只占李总便宜,国酒负责人也开口:“算我一个,我这边有白瓷系列。”

……

抵达会所。

包厢很大,有三面靠墙的沙发,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舞池。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不可避免的:挑人。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就是去了会所之后必经的环节。

挑人。

也是刚才眼镜男不怀好意想要以此劝退路楠的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