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第2/3页)

讨论的结果自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个生产基地用不同的方式来尽量配合公司的生产计划。

乳茶需要找新的代工厂,这件事相当重要,路楠是无法全权托付给项菲菲的,只能让菲菲先放出风声,等收心会之后,路楠本人再亲自跑一趟蒙省,物色、考察一下乳制品代工厂。

碳酸饮料生产基地那边就简单多了,路楠私下叮嘱了孟厂长:“新的生产线还是有必要准备起来的,不然以后产品的新口味越来越多,每次在设备上更换配料也要浪费不少时间。”

孟厂长点点头:“好的。”

路楠又说:“再一个,现在汽水厂的工人年纪普遍偏大,三班倒这个事情,就完全不用考虑了。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考虑安排一下早晚班,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下午三点到晚上十一点。哦,员工每年春季一次体检,体检报告没问题才能安排晚班。我知道孟厂长你对工人有感情,不过现在有部分员工实在是年纪大了点,生产线上就不要排班了,安排质检、封箱这些轻松的活儿。”

“好的,路总。”孟厂长这一声应得比前一声更响亮一些,他这是为老伙计们高兴!路总没有把他们都辞掉!

沁然租了汽水厂办公楼将近一年的时间,路楠亲眼见过孟厂长和工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如果不是对孟厂长的人品很信赖、如果不是孟堂现在跟着她‘混’,路楠是绝对不会将一位对汽水厂有这么深厚影响力的人留在厂子里的。

【反正防君子和防小人的双保险之法我都有了,不妨继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路楠伸手握住孟厂长粗糙的、带着风霜的手掌,并且另一手覆上,用力上下晃了晃:“碳酸饮料那边,今年还是要您多费心。”

“路总哪里的话,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

一老一少相视一笑。

……

一天的会议结束。

陈璐将花洒的水温调的比平时稍高一些。

热乎乎、强劲有力的水流撒在身上,冲去了她一天的疲惫,令陈璐忍不住发出舒服的喟叹。

回想起今天自己在会议上的发言,陈璐觉得,自己的表现应该……还算不错?

毕竟自己说完之后,台下的掌声是热烈的、路总的眼神是带着几分赞许的。

这份来自同事、上司的肯定让陈璐忍不住仰头闭着眼睛笑了起来。

她回想起近两年回老家过春节的经历,深刻认识到什么叫做此一时彼一时、什么叫做人贵自重。

前年年末,她的状态不好。而亲戚们知道她被退婚、工作也不稳定,偷偷看向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怜悯,甚至不乏有看笑话的、将她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家中女孩子的。当然,更有去父母那边自以为好意地劝说,张罗着给她再介绍对象的——在北方的十八线小城市,一个订了婚又解除婚约,还被亲戚朋友知道流过产的女孩子该配什么条件的对象呢?

要么是可能初中文凭都没有的老光棍,要么是离异带着孩子的男人。总结:歪瓜裂枣。

当时陈璐真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羞辱。

她大专毕业,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至今未婚,在源川工作多年,手里头还有一些积蓄,但……在老家的亲戚朋友眼中就是‘不值钱’了。

最可怕的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亲戚朋友们并不是因为不喜欢她、针对她才这么想的,而是潜意识就这么觉得的。

那种氛围,让陈璐十分窒息。

当时,她想的是:我怎么就‘不值钱’了!

赌这一口气,坚决拒绝父母让她留在老家托人找关系落实一份稳定工作的要求,陈璐回到京市,拼命工作。

在沁然,付出是能够被看见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她升职加薪,去年下半年更是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子,写的是她自己的名字,然后让爸妈搬到新的电梯房里住,名义上是说他们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实际是想让他们脱离老环境。

这么一来,老陈家的亲朋好友都知道,陈璐啊,绝对是在外面赚大钱了!

怎么赚到的?不好说,可能又去卖酒了吧?听说卖酒虽然应酬多,不过很赚钱呢……

今年给她介绍对象的人比去年还多。

尽管按照老家本地的说法,她又老了一岁(言下之意女人年纪大了生育能力下降,行情更不好),可是今年介绍给她认识的人,条件反而比去年的瓜枣们要强一些。

多么可笑,多么讽刺。

这无形中又透露出了小地方的价值观——或者说,是无意中又透露出了当今社会一个比较普遍的价值观:笑贫不笑其他。

至此,陈璐幡然醒悟:我为什么要证明自己‘值钱’?值钱这两个字,本来就将我这个人进行了物化!好可怕,我的潜意识中,居然也将自己物化了!去年我还因此觉得被看轻、被羞辱,今年却连一点愤怒之情都生不出来。因为我知道,我已经接触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一种不依附别人也能证实自我价值的可能!外面的世界这么大,外面的生活这么精彩,一个女人的成功与否绝对不是看她有没有找到一个好老公、生一个or几个孩子、伺候一大家子做他们口中的贤妻良母。就像陶晓娟,陶子姐丈夫所在公司去年不景气,下半年优化了一部分员工,他就是其中之一,他后来找了个可以线上办公的工作,听说他们家现在已经是女主外、男主内了,陶子姐的丈夫经常在周一飞去粤省陪妻子,周五飞回海临市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