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两宫流血(第3/3页)

月亮升入中天。

散布在宫城各个区域的诸部汇聚在一处,一直在摸鱼的陆离探听到了不少消息,联系到一块儿,大概就是士卒们都杀红了眼睛,至少杀了万人,到处都是尸体。

有因为面白无须而被误杀的,有为了证明身份,当众脱衣解带的,但最匪夷所思的还是车骑将军何苗被杀,吴匡、张璋、袁术合兵攻杀了何苗,把尸体抛在了宫苑中。

当然了,还有一些真假莫辨的传言:

张让、段珪裹挟着何太后、董侯、史侯,从复道逃向北宫,幸好卢植及时赶到,手持长戈,拦住张让等人的去路,救下何太后和两位皇子。

亦有人说,复道有两条,十常侍站在上面,尚书卢植则位于下方,两拨人隔空对峙了一段时间,张贼畏惧卢尚书身上的杀伐之气,放开了何太后,而两位皇子没能走脱,被胁迫着逃去北宫。

除此之外,其中亦不乏谣言:

两位皇子死于兵乱、天子绝后了;

张贼故意杀死了史侯,唯留董侯。

身为穿越者,陆离更加偏向第二种说法,卢植只救出了太后,两位皇子被带往北宫。

后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说得正是此事——

两位皇子被裹协到了北邙,前来勤王的各部军马纷纷前去救驾。

不如过去营救?

反正留下来杀土鸡瓦狗没甚意思,倒不如提前去北邙山等候。

陆离不由得瞥向身侧,寻找潘明的位置,想要邀他一同前往。

两道视线交汇。

潘明语出惊人道:“跟我走,去找传国玉玺。”

相比于陆离,他更加了解这个时代,若不出所料,传国玉玺恐怕会在今夜丢失!

天子共有七玺,其中六玺为日常所用,分别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但最重要的依旧是传国玉玺。

由始皇帝命人所镌,玺面上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十余年后,高祖刘邦军霸上,秦王子婴跪奉此玺于道中。

其间王莽篡汉,向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怒而掷之,破其一角,工匠以黄金补之,最后为光武帝刘秀所得,此玺再度归汉。

围绕传国玉玺发生的种种事迹,使它被神化,成了镇国神器,成了国家正统的象征,再加上神石降世,使得儒家天人感应一说,愈发盛行。

换而言之。

传国玉玺比营救皇子更加重要,而且也更加好找——

建章殿前一口井,里面有一具宫女的尸体,她怀里抱着锦囊,传国玉玺就在其中。

“走!”

陆离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我有预感,今夜会遇到不少熟面孔。”

“以你我二人之勇,谁敢虎口夺食?”

话落,潘明夹紧马腹,冲向隐藏在黑暗中的建章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