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稷山大捷(一)(第2/3页)

随着解生一声号令,中路明军开始用大将军炮、虎蹲炮、三眼铳还击,弓弩雨下,炮声隆隆。

不久前,预先设置在半山腰的各种口径大炮,亦开始对着大道进行轰击。

本来两千倭人还沉浸于偷袭得手的快乐中,不断发射单兵铁炮,试图测出明军虚实。

这下却被密集的火力轰了个猝不及防,登时,队形大乱。

不可否认,明军在人数上,确实不占据优势,但炮弹绝对管够!

在遮天蔽日的重火力压制下,倭人逐渐熄火,武士们躲在坚固岩石后面瑟瑟发抖,时不时抓起铁炮反击两下,彰显自身存在感。

两千人?

值得暴露全力了。

稍微盘算了一下,当头对倭人劈下一板斧的解生,决定全军出击。

大道上,硝烟尚未散尽,马蹄声便如同催命鼓点般响起,由远及近传来。

一鼓作气!

重火力压制完,骑兵出阵。

日军惊恐地抬起头,却发现数以百计的骑兵从两侧冲杀而来。

堪称恐怖的速度,配合强大突击力,一下子就撞乱了倭人队形,领头之人正是明军前线总大将解生。

兄弟们,给我上!

喊这种话的将军最没用,应该是:

兄弟们,跟我上!

这一点,不管是辽东军团,还是宣大军团,乃至南兵,都得到了贯彻,毕竟,将是兵之胆。

只见解生一骑当前,亮出武器,率先与倭寇展开白刃战。

值得一提的是,宣大方面的武器配制,与鬼子最熟悉的辽东军截然不同,辽东军人喜欢用刀来作为肉搏武器,而他们驻地在草原、沙漠地带,最擅长铁鞭、棍、流星锤等兵器。

硬砸猛抡之下。

红白之物齐飞。

武士刀锋利不假,却异常脆,有些材料稍差的,直接被当场干碎。

战场上。

一颗流星锤飞来。

轻松击断一名武士的打刀,余力未减,砸中了一颗脑袋。

瞬间,倭人吐着小舌头,倒飞而出,头颅已瘪得不成形状,俨然活不成了。

面对明军的突击,黑田军也谈不上没有心理准备,可没有想到这么猛。

两千武士被围在大道上,进退不得。

黑田二十四骑,在倭国名声极大,带队的三将皆名列其中。

而它们内部,还另有分级,黑田图书助和栗山四郎右卫门,两人又被誉为:黑田八虎。

可不管是骑,还是虎,此时也都傻了眼,得亏毛屋主水反应快,趁着黑田、栗山联手挡住解生等将领之际,一把抓起大旗,跳到巨岩之上,拼命摇晃。

至此,终于给了部队一个明确信号,加上被骑兵分割成块的黑田军士兵本身不差,虽乱不溃,依照指挥勉强收缩了阵型,向后方撤退。

大战,根本称不上。

准确来说,只能被称为:

接触战。

至于战果,差强人意。

这支日军先锋,普通武士和兵卒伤亡较大,约莫六七百人,主将方面却并未折损,也就解生携带猛虎下山之势,在最初冲下来时,瞬杀了一名百人将。

可此战,大明方面胜得干净利落,应该庆祝一番。

倭军三将带着残兵败勇撤出稷山之后,开始进行战败总结。

毛屋主水资格最老,加上指挥大军撤退有功,说话极有分量:

“老夫这一生参加过的战役,多到根本数不清,而参战人数最多的就是信长公对胜赖公,也就是长筱之战。”

“我们刚才遭遇的明军,显然比长筱之战的人数还多!”

长筱之战,是三万五千织田军与一万五千武田军之间的较量,总兵力达到五万。

所以,守稷山的明军有五万人?

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假如汉城地区有如此多的明军士卒,那还守什么?直接两军对垒好了,整个黑田家都不够塞牙缝。

不过,毛屋主水既然这么说,肯定有深意,姓黑田的图书助心中了然,附和道:

“敌军人多势众,咱们好不容易冲出伏击圈,不如赶紧后撤,去跟本队汇合,先拿下天安城再说。”

“不错。”

栗山也是人精,大手一挥:

“我刚才看得很清楚,明军配备有神铁盾,咱们的炮其实造不成多大伤害,如果想要赢得胜利,至少得有两万兵力。”

三人坐在一起,开始编故事。

归根结底,还是看破了家主的态度。

在所有大名眼中,此次征伐半岛,并非是为了占领土地,而是为秀吉大人找回他丢掉的面子。

这个面子究竟有多值钱?

每个大名眼中,都有各自的答案,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反正,哪怕最忠于太阁的加藤清正,也不会为了他的一个面子,而致使整个军团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