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帝国余晖(二十四)(第2/2页)

而本多有种预感,就像过去拯救家康那样,对方也会在山穷水尽的时刻,来解救自己。

所以东国无双心里亦有豪气,坚信能够坚持到那一刻。

一时间,半岛边陲海城变得意义重大起来。

而远在汉城的杨镐琢磨出了大致局势,三路提督,全部采取绥靖姿态。

本该敢打敢拼,哪怕拼光麾下都不心疼的董一元,变得无比温顺,不再组织第二波猛攻。

东边的麻贵更不必提,完全就是当初的自己,而且还真促成了一场和谈,放跑一部倭军主力。

而刘綎看似猛不可挡,说起抗倭一事,狠话一套接着一套,实则内里更怂,这次完全是彻底将水师上下得罪死,被一竿子捅到了朝廷,迫不得已拼老本,抢功劳来护身。

要是倭军投其所好,送功劳过去,老小子会继续拼命?

杨镐太精了,自己身处局中会犯蠢,可换个角度、地方,总揽全局可就不同咯,直接把三大提督的心思给看个透。

并进的四路大军中,真心实意,要在最后关头拼命抗倭的部队,唯有陆离、陈磷、李舜臣坐镇的水师……

独木难支。

而且,倭军再怎么撤军,仍能给大明方面带来十足压力。

抛开彻底被围的本多忠胜部,关东联军仍有八万多兵力,再算上为大撤退而举国之力筹备的倭军水师,硬碰属实划不来,赢面也不大。

反而会激起倭军破釜沉舟的气势。

谈判,可以。

但不允许是提督那种,偷偷摸摸,上不来台面的私下协议。

必须大扬天朝威仪!

至于具体细节,能够占据多少主动权,还得看顺天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