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帝国余晖(二十五)(第3/3页)

再然后……日本发生大地震,使团中压死了一个千总、一个差官和四个家丁。

一番折腾,会面终于开始。

大阪城。

日本所有大名汇聚一堂,等待册封仪式开始,使者杨方亨手持节旄站在正中,组织骗局的汉奸沈惟敬手捧金印陪侍一旁,护敕官徐登归拿着诰命、敕谕和冕服。

良久之后,觉得差不多的秀吉才慢吞吞出现,端坐在最高处。

同时,沈惟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日本最高统治者匍匐磕头。

杨方亨人都傻了。

什么意思?!

他们手里拿着皇帝陛下的节旌,代表大明皇帝的意志,谁都承受不起他们的叩拜大礼!

沈惟敬的膝盖怎么如此软?

从这一刻起,一直觉得不对劲的杨方亨决心调查,而沈惟敬也是迫于无奈,他和小西等人联合起来,欺骗秀吉,说大明使团才是投降的那一方。

作为降臣,能不磕头?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沈惟敬特意打预防针,提前胡扯,日本跟大明习俗不同,介时各位同僚看我眼色行事。

所以,这家伙不仅自己磕头,还回头蹬着其它使者,让他们跟着一起跪下,得亏杨方亨没犯蠢,勉为其难带头行了个礼。

就这还令秀吉不高兴,嘴里嘀嘀咕咕,明显不是什么好话,负责交流的通译也支支吾吾,半天不肯说话。

如此尴尬的氛围下,小西行长赶紧安抚秀吉,让他稍微消气,而秀吉却也懒得再接见,袖子一摆,让麾下一名随从把金印等物收走,本尊直接离席而去。

继莫名其妙的第一天之后,按照日程安排,应该是秀吉宴请大明使臣,表达感激之情。

故而,包括德川家康在内的大名,悉数换上明朝衣冠,煞有其事地聚集在宫殿内,一起吃吃喝喝,终于来到重头戏——

宣读诏书。

按照秀吉的理解,这是大明皇帝如同走狗一般,向自己卑躬屈膝、极尽谄媚,最值得期待。

所以,他将仪式现场改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花畠山庄,让所有大名、麾下将领一起见证激动人心的一幕。

这个轮次,由小西行长发挥。

他要玩瞒天过海之计,偷换词汇、概念,杨方亨念册封尔为日本国王,通译则将其翻为【大明王】。

可通译也许是紧张,也许是另有所图,竟然把万历皇帝的诏书,一字一句,按照最正统的意思给翻译出来。

【封尔为日本国王】

【固藩卫于天朝】

……

意思可太明确了,你是小国之君,替我们天朝看好门户,做一条忠犬,要心怀感激之情,遵守教化。

对于尚未从白日梦中清醒过来的秀吉而言,这是极大的羞辱,还是当着这么多大名的面。

于是乎,他把头顶的明冠摔碎,夺走诏书,将其当众撕裂,指着手持节旌,代表万历皇帝意志的使者杨方亨怒吼——

吾以武威治日本,何须明之封吾为日本王?吾欲灭明国,大明国王乞和,说要奉吾为大明皇帝是以答应为和谈,而今却以封日本王来欺吾!

最终,还是因为参与此事的大名数量实在太多,秀吉强行忍了。

而正使杨方亨也不傻,又是扔诏书,又是破口大骂,宛如一只癫狂的猴子,他虽不懂日文,但完全可以猜个大概出来。

事后一调查……

战败小国的君主要做大明皇帝?

荒谬至极!

不仅如此,倭人在战败后,不思悔改,竟重启战端!

堂堂大明帝国的满堂诸公,竟然被一群宵小之辈欺骗了这么多年,那些封贡之言,尽是荒唐的闹剧,册封大臣的行动沦为笑话。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帝国从未如此颜面尽失过,是可忍,孰不可忍!

万历皇帝怒极发狂,臣下又替他总结了三辱四耻五难七事,直接火上添油……

总而言之。

如今,大明不想再打下去了,但必须要把面子找回来,无论秀吉死没死,因为这是不容商量的事情,若不解决好,会有人会被朝廷清算!

杨镐太清楚了,别看陛下这几年很平静,那是他在强行压抑怒火,只等大明军队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以后,才会彻底爆发。

先前自己打岛山,犯了要命的错误,只是侥幸过关,不得好好弥补?

彻底打烂倭人的脸!

唯有这样,才能取悦龙心。

不过,在用舌头解决问题之前,先用拳头阐述一下道理。

顺天倭城,不容有失!

一如陆离相信李舜臣能在自己争取到时间那样,杨镐亦相信陆离。

介时,他一定投桃报李,送对方一份名留青史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