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3/3页)

“嫂嫂,你手这么凉,是不是一直等着我?”秦淑慧攥上孟元元的手,她个头矮,仰着脸问道。

“我也没有事做,当成出来走走。”孟元元试着小姑娘在帮自己暖手,心中一热。

秦淑慧在孟元元身边,很是心安,小声道:“朝裕院的夫人挺好的,还给了好些的点心,一会儿让人送过来。还有融嫂嫂,说我像她家里的小妹,还要叫我妹妹呢。”

小姑娘叽叽喳喳说着,把在朝裕院中的事倒了个赶紧。

孟元元不时回上一声。都说高门大院中是非多,她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她知道,会说好听话的,不一定就是好人。这些,等合适的时候,交代秦淑慧才行。

“还有一件事,”秦淑慧两颊上带着红润,看起来心情不错,“蓝夫人说过几日贺老太爷做寿,让我也过去。”

前方就是轻云苑,天黑下来,一个家仆正举着挑竿,将点好的灯笼挂回门檐下。

“应该的,”孟元元笑,心道秦淑慧现在应该没那么排斥留下来,“等回去,你就准备准备。”

秦淑慧见到了轻云苑,终于挽上孟元元的手臂,依偎着走:“要准备什么?”

“很多。首先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次,该送一份寿礼,最后,好好打扮打扮。”

听了这些,秦淑慧眨眨眼睛:“可我什么都不会。”

孟元元摸摸小姑娘的脑袋:“所以,你该学起来。”

十二岁的秦淑慧,要学的东西很多,以后会慢慢成长;而孟元元自己也没白跑这趟贺家,是悲是喜的,总也从其中学到了些道理。

一切好像还算顺利,秦淑慧在慢慢融入贺家。

孟元元想,眼下或许也可以抽空着手一下自己的事。所以,平日里她也会打听一些外面的事。只是大宅里,女子通常出不去,不管是吴妈还是秀巧那儿,听到的都是零碎琐事。

这日,天气阴冷,风刮的厉害,摇晃着院中那株梨树,几乎从地里拽出来。

孟元元坐在窗前,手里正往衣裳上钉盘扣。她手指生得好看,一手捏着盘扣,另一手持着银针来回。

是一件杏粉色的圆领对襟短袄,很是娇俏的颜色,一看就是秦淑慧的尺寸。

竹丫端着针线笸箩过来,放在桌上就开始理红色丝线:“娘子看看,这种红可配得上?”

孟元元拿剪子绞断线头,短袄往边上一搁,伸手接过一把丝线,点头:“正好的。”

手里顺了几下,她熟练地把丝线一道道往手上缠,后面一根粗线系紧,成了一圈,从桌上拾起剪刀,咔嚓下去成了一把穗子。

竹丫眼睛一瞬不瞬看着,只觉得孟元元那双手灵活得不像话。眼看着粗线引进纯银包扣中,一把丝线尽数纳入,再把准备好的琉璃定位珠穿上,行云流水的一番动作,精致的流苏穗子便做好了。

“娘子,你的手真巧。”竹丫由衷赞叹,除了说好看,再找不出别的话。

孟元元拿穗子往短袄上一比,是很合适。秦淑慧虽算是贺勘的小妹,但毕竟不是贺家人,出席场合的衣着要很注意,不能过高,亦不能过低。

看见竹丫一脸惊讶,她活动了下自己的手指:“我娘,做得更快。”

她的手指这样灵活,是因为弹阮的缘故。练得久了,一双手十分柔软。

“今日是不是进冬月了?”孟元元站起身,一把推开窗扇。

冷风忽的窜进来,吹过她饱满的额头。

身后竹丫说是,贺家老太爷就是冬月寿辰,而且京城贺家大爷一直没走,就是想等寿辰过后动身。

孟元元不在意贺家有谁过寿,她想的是另一件事。冬月了,那么会有不少去远洋的大船回来,刚好她就知道洛州有户人家。

她要出去,去那人家中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