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敬意(第3/4页)

又二十年时间,他总结药理,书写了十多种药方,让原本一些得到后就只能等死的疾病得到治理,在这期间,他研制出了一种便于携带还能大规模生产的‘兵粮丸’,吃一粒能让普通士兵一天不饿,且营养跟得上,大大提高了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

此后的几十年时间,他从民生,军事,医药等方面,都陆陆续续的总结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让他一举名满天下成为夫子的,则是他两百岁之时的一件事情,那时的他已经不问世事,周游天下,从南方大泽深处找到了水稻这种作物,让世间多了一种粮食,从此得到了夫子的称号,受世人敬仰。

实际上水稻这种东西一直都存在,南方小地方的村落种植以此为食,但却是陈夫子将其‘带出’且进行推广,功不可没,在此之前,人们的食物几乎都是一豆子大小麦和小米为主。

从那之后,陈夫子可谓功德圆满,已经不再过问世事,但明眼人都知道,实际上陈夫子依旧在默默为这个国家操劳忙碌,只是那时的他已经不需要名利了。

一百八十多年前,靠近大荒林的闵州闹兽灾,兽潮过境生灵涂炭,那次的灾难得以消除,隐约有陈夫子的身影。

一百五十年前,漓江泛滥,水患波及十数州,隐约也有陈夫子的身影,劈山分流,筑坝拦江,解救生民无数……

如此一桩桩一件件,陈夫子的贡献才被世人所知。

但他活得太久了,在他漫长的生命中,民间不知道换了多少代,很多曾经的事情早已经慢慢沉淀在了历史中,若不是王朝诏书,人们只知他是一个受世人敬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夫子,却不知道他做了些什么。

而如今,云景觉得陈夫子的贡献应该再加一条,留坐骑于凶兽盘踞之地以镇压,使周遭太平!

下方那头异兽猛虎的存在,起着一定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不至于让这里的可怕生物跑出去为祸世人。

“夫子行事,一举一动都有深远意义,纵使身陨,亦不忘世人,难怪‘夫子’能成为无数读书人的精神信仰,这样的人都不能成为精神信仰,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难倒是那位坐在庙堂之上发号施令的天子吗?天子只是国家的拥有者和领导者,象征意义大与实际意义,真正对生民做出的贡献,他差夫子这样的存在太远太远……”

心头默默想着这些,云景带着苏小叶并未直接走,而是飞驰在这片区域的上空,一点都观摩山川大地。

既然这个地方在当初陈夫子到来之前就已经如此了,那么灵气汇聚就不是他的手笔,云景想弄清楚灵气汇聚的原因。

当然,他并非一定就要弄清楚,而是纯粹的好奇而已,灵气汇聚,这是自然现象,那么能不能从这样的自然现象中总结出规律?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其中的探索乐趣。

现对于世间的打打杀杀追名逐利,云景更喜欢做这些看似无聊的事情。

下方的丛林中,外面的山野间,有人为了一株珍贵宝药而和猛兽以命相搏,有人因为美女而和他人大打出手,这是他们的人生乐趣,而云景也有自己的乐趣事情可做。

以意念观摩下方的山川大地河流,下至地底数千米的暗河,上至树木参天的山巅,这片区域内的一切都渐渐的呈现在了云景脑海中,几圈下来,在苏小叶不明所以中,这里的一切都宛如拼图一样完整的呈现在了云景的脑海。

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工作量,要将一草一木乃至河道之流和山石岩体全都记在脑海,哪怕云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最终也是头晕脑胀。

好在他并不需要一下子将所有一切都映照在脑海,可以像拼图一样一点点去观摩总结,倒是大大减少了他的思维用量。

将这片区域的山川大地烙印在脑海,最后云景带着苏小叶停在了这片区域偏西的上空。

在他们所在的位置正下方,有一座高千米的山头耸立着,山上覆盖了高耸的植物。

在那山下,有一个不到两米高的山洞,一直蜿蜒向下,直达地底一千多米深,那山洞分叉很多,其中一条从另一边蜿蜒数十里直达郁郁葱葱丛林外的贫瘠区域。

之所以停留在这个地方上空,则是云景‘看到’了,在那山体地下深处的一个岩洞中,存在着世间无数练武之人都梦寐以求的宝物明心灵液!

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那明心灵液存在的岩洞有上百个平方,高十米左右,内中布满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晶体岩石,美轮美奂,但这样的景色当下只有云景才能看到了。

在那岩洞中心,上方垂下一根八米左右,宛如翡翠般的翠绿晶体石笋,隐约在发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