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忠义之士(第4/5页)

火光照耀下,杨开山带着白发苍苍的老兵踏着整齐的步伐而来,他们昂首挺胸,他们装扮整齐。

四十多年了,他们依旧保留着当初军中的装备,而且保养得很好,而今再度穿上,这支镇边军又回来了。

时隔四十多年,他们依旧是大离王朝的兵,依旧效忠这个国家,依旧心系自身使命和身份。

晒谷场上静悄悄的,唯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杨开山他们来到李秋等人前方,昂首挺胸直视前面。

面对他们,李秋先是示意身边的亲卫端着一个托盘过去,朗声道:“杨将军,晚辈现任大离正三品雷火军团军团长一职”,说着,李秋指了指端过去的托盘继续道:“那里有晚辈的任命文书,军中印信虎符,还请杨将军过目”

这是在确认身份,是必要的流程,毕竟时隔四十多年,不可能随便来几个人杨开山他们就随意相信从而接受接下来的圣旨谕令,万一被人冒充,那是要出大事儿的。

杨开山点点头,自是不会在这个时候马虎大意,大步上前仔细查看托盘中的物品。

这是一个有着超凡力量的世界,印信文书自然有独特之处以防伪造冒充,尤其是官职越大,印信文书的独特之处就越是非凡,到了一定级别,文书上盖的印玺都有特殊之处。

仔仔细细甄别了李秋的印信文书,杨开山以自己真意境的修为仔细辨别,好一会儿才确认无误。

毕竟时隔多年,外界也在变化,王朝的印信文书防伪方面也是有所变化的,但一些核心却依旧保留了下来。

“确认无误,镇边军正五品偏将杨开山参见李将军”,杨开山当即右手握拳放在心口行礼道。

“参见李将军”,其他老兵也整齐行礼。

军中上下有别,下级对上级行礼这很正常,规矩就是规矩,无关年龄,无关杨开山他们的特殊之处。

李秋并未托大,双手隔空虚抬道:“杨将军免礼,众将士免礼”

杨开山他们放下手,然后,和之前李秋一样,杨开山让人将他的文书印信拿来给李秋确定身份。

毕竟时隔多年,这些都是该有的流程。

确认无误后,在杨开山他们期待的注视下,李秋朗声正色道:“镇边军将士接旨!”

“末将在”,杨开山他们齐声道,全都整齐划一的单膝跪地低头静候天言。

李秋恭敬用双手从边上亲卫手中取出一卷金黄色龙纹圣旨,摊开后快速扫视一遍,语气严肃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孤闻有镇边一军,为我大离牧边多年,四十年前临危受命,多年来尽忠职守,于尘世外蹉跎数十载光阴,不忘使命……”

洋洋洒洒数百言,大致阐述了一下这些镇边军几十年的付出和忠义,皇帝很欣慰,很愧疚,充分肯定了他们这些年来的尽忠职守,言辞恳切。

不过并未提及他们这些年来守护的那件东西,那东西不方便当着其他人的面说。

到最后才是关键的,李秋道:“尔等为国尽忠,忠肝义胆日月可鉴……,特赐众将士忠义之士,官升三级,赐众将士原籍忠义之家,着当地官府建忠义牌坊,刻其名,流其芳,着当地官府记录众将士血亲后辈子弟,引其入学科举,赐众将士田宅耕牛,着当地官府督办,赐镇边军忠义镇边军番号,着兵部补发多年欠发军饷,三倍补偿,赐众将士各百炼钢刀一把,精铁鱼鳞甲一套,刻忠义二字……,钦此!”

一口气说完,随后李秋合拢圣旨上前道:“众将士,接旨吧”

杨开山代表众将士双手接过圣旨朗声道:“末将接旨,叩谢吾皇隆恩”

“末将接旨,叩谢吾皇隆恩”

圣旨交到对方手中,李秋代表皇帝道:“众将士平身”

如此一来,接旨流程算是结束,接着李秋语气缓和说:“杨将军,圣旨上赏赐的一应物品已经从京城出发快速送来斜阳城,你们出去之后回到斜阳城不久就能领取,此外你要出一份名单信息,那些死去的将士所得之物虽然他们无法亲自领取,却是要连同抚恤一起送到他们家人手中的,你们的付出陛下知道,不会寒了大家的心,另外众将士原籍故乡之所,亦有圣旨下达着当地官府督办各项赏赐”

“陛下有心了,未曾忘却我等,这些年的付出都值得了”,杨开山双目通红道。

圣旨上的那些赏赐不可谓不隆重,尤其是血亲能入学科举这一条就足矣慰藉他们这些年甘之如饴的付出,读书科举啊,那可是无数平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寒暄一番,还没完呢,李秋后退,又拿出一张圣旨道:“忠义镇边军接旨”

“末将在”,杨开山他们再一次恭敬单膝跪地静候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