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4页)

意思是,别出声,她无事。

萧燕飞意会,微微颔首。明芮最了解她自己的处境,任何人的妄动,只会害了她。

明芮若无其事地往上走,毕恭毕敬,亦步亦趋。

“大理寺开审了!”茶楼外,一个粗布短打的青年快步朝这边走了过来,对着里面喊了一声。

一楼的大堂登时骚动了起来,一部分茶客干脆结账离开了茶楼,往大理寺公堂的方向走去。

哪怕到那里也看不到什么,但说不定能最快得到消息呢。

萧燕飞拍了拍小郡主的肩头:“我们先上去吧。”

宁舒就挽着顾悦的胳膊跟在萧燕飞身后上了楼,又回了她们的那间雅座。

“悦悦,这家茶楼的金橘雪泡做得不错,我和燕燕刚喝过了,很消暑。”宁舒乐呵呵地说道,吩咐小二把他们这里招牌的香蕈饮、紫苏饮、沙糖绿豆、荔枝膏水也各上三份。

“好嘞。”小二最喜欢这种出手阔绰的豪客了,笑呵呵地应了,匆匆下楼。

小郡主慵懒地托着下巴,没好气地嘀咕道:“宁王怎么也来了?”

还就在她们隔壁的雅座。

真是晦气。宁舒嫌恶地皱了皱鼻头。

“应当也是在等三司会审的结果。”顾悦慢慢悠悠地轻啜了一口金橘雪泡,唇角翘出一个不太明显的弧度,又给宁舒一个赞赏的眼神,意思是,味道确实不错。

小郡主得意洋洋地笑了,扶了扶鬓角那璀璨生辉的红宝石珠花。

那是,自己的品味一向好。

她嘴里疑惑地问了一句:“他这么关心承恩公?”

据她所知,宁王与承恩公并不亲近。

她听父王和母妃说过,说是宁王算是保皇党,除了皇帝外,和朝中的任何人都不亲近。

“宁王去年去过一趟兰山城。”顾悦不经意地随口说道,表情平静地喝着冰饮,坐姿笔挺优雅。

“啊啊啊!”宁舒兴奋地捏着小拳头,两眼亮晶晶的,“真的吗?”

“悦悦,你怎么知道的?”宁舒激动地从椅子上半站起了身,几乎将半个身子凑到顾悦跟前,急切地催促道,“快说说,快说说。”

顾悦慢条斯理地放下杯子,很顺手地往宁舒的肩上轻轻一推,一板一眼道:“坐好。”

她的小脸上就差写着:乖,坐要有坐相。

宁舒便乖乖坐好,正襟危坐,明亮的双眼都舍不得眨眼了。

顾悦淡淡道:“我听我爹说的,去年十月去的。”

既然爹爹说话时,没特意避着她,想来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吧。

宁舒以右手的拇指与食指轻轻地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喃喃自语:“原来他也过去兰山城啊。”

“可宁王那会儿不是在北境当监军吗?他不在前线,跑去兰山城做什么?”

皇帝一直提防着谢家,派了宁王去了北境,名为监军,实为监视谢家父子。

“当时谢大元帅与北狄军大部队在前线尚云草原作战。”顾悦以手指沾了点茶水,专心致志地在桌上画了起来。

宁舒被她的动作吸引了注意力,好奇地凑过去盯着看。

看了一会儿,她看出了些许端倪:“悦悦,你画的这是山?”

“这是……”萧燕飞同样在看顾悦以茶水画的图,若有所思道,“兰峪山脉?”

顾悦抬眼朝萧燕飞看来。

“我看过《大景舆地要览》。”萧燕飞笑了笑。

她穿来后,为了了解这个朝代,看过不少杂七杂八的本朝史,也看了一些地理志。

顾悦一本正经地说道:“兰峪山脉是中原的一道天然屏障,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纷争了数千年。”

“山脉的形状横看如狼,听说,兰峪在北狄语的发音就是狼的意思。”

“太祖皇帝说兰峪山脉的地形易守难攻,是必守之地,着令修建的兰峪关就在这里,”顾悦指着山脉上某个凹陷的位置说,“还以此为中心建了一段长城……”

“兰山城在这里。”顾悦又在兰峪山脉的西南方画了个圈,“兰山城的位置也是太祖亲选,作为联系兰峪关与中原的一个纽带。”

“兰山城在,则中原安。”

顾悦有板有眼地娓娓道来,从兰峪山脉说起,说到兰峪关,说到兰山城,萧燕飞和宁舒听得专注,小姑娘说得很多东西,是萧燕飞在其它书上都不曾看到过的。

“悦悦,你怎么什么都懂啊。”宁舒小嘴微张地惊叹道,心里约莫猜到了:宁王怕不是嫌前方太危险,这才避到后方的兰山城去了吧。

顾悦表情端肃,眸子似乎比刚才又璀璨了几分:“我家有舆图。”

大景的舆图就挂在她爹的书房里,爹爹这两年在京城养病,时常会与她说一些边关的事,说到边关,自然也难免提起大景周边的那些小国异族。

“北方长狄就在这里。”顾悦又以指尖沾了点茶水,在兰峪山脉的西北方画了一圈,“长狄人个个高大威武,也是因此得名‘长狄’。他们以狼为图腾,崇拜狼,兰峪山是他们心中的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