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五福临门(第2/3页)

不得不说,家里现在的确缺个人支把手,成正旺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他沉默着回了房,成婆子显然也知道伍氏来了。

她现在已经能起床了,坐在炕上,看眼院子里,叹气,对这个儿媳妇,她也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又看眼二儿子,成婆子道:“我是懒得管这些,你们之间的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就是她的态度,成正旺当下也没说其他,只是把包子递给老娘。

“娘,先吃东西吧。”

这日之后,伍氏每天都来成家小院干活。

久而久之的,其余几兄弟也都知道了这事。

不过谁也没说什么,因为伍氏会在他们回来之前就悄无声息地离开。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了腊月二十八。

这一天,离家三个月的成正礼终于回来了。

当成正礼回来的这天,在床上躺了快两个月的成婆子终于可以拄着拐杖下地,在院门口和三儿子对视一眼,成正礼眼眶蓦然就红了。

“娘!”

他冲进了院子里,扑通一声跪下。

“娘!孩儿不孝!”

显然,他在路上已经听说了家里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成正业的马车就跟在后面,应该是在路上遇见了。

李氏也跑进来一同跪下,夫妻两愧疚不已,满心自责。

成婆子摆手:“行了行了,大过年的,像什么话!都起来!”

成正礼不肯,平日一个温文尔雅情绪内敛的人,这还是他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失控。

最后还是成正业上前扶了人,成正礼才站了起来。

“你在外求学,也是为了以后的前途,从我和你爹决心让你走念书这条路的时候就知道,读书的儿子注定是要越走越远的,这个家不能成为你的拖累。再说了,我在家好好的,又没死又没病,这都是皮外伤,还有你哥哥弟弟们,哭啥呢?你走之前也没有料到。”

成正礼还是抑制不住地自责,李氏也哭着道:“都怪我,要是我在家也能照顾娘,我……”

成婆子摆手:“都说了,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多事,好了,现在说这些没啥用,回来了就好,进屋去吧,我正好还想问问三郎你这一路的经历。”

成正礼擦了擦泪,立马上前扶住老娘,一行人进了老屋。

晚饭是李氏做的,几房人知道三郎归家后也都早一些赶了回来,忙了一整个腊月了,也差不多是时候该休息休息了。

众人这才知道,成正礼这一路也是很不容易,跟随夫子跑了好几个地方讲学,一路吃住环境都差,路途中也染了好几次风寒,但他都硬生生坚持下来了,学到了不少东西。而在盐城时,李氏的外祖母也忽然去世,李氏回去的时候正好,送了老人家最后一路。

成婆子唏嘘:“原来你们也经历了这么多事,那不是正好吗,说明婉娘回去的是时候,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

李氏心中还是愧疚,愧对公婆,更愧对自己的女儿。她看着成笑笑,小姑娘几个月过去已经会走路了,还会发出类似“奶”的声音,但是她却错过了女儿这么重要的几个月,她抱着女儿泪流不已。

成正礼的情绪也显然有些低落。

成老汉很快也回来了,全家人这就准备开饭。饭桌上,成正礼和李氏的情绪才稍稍好了一些,成正礼示意李氏,李氏连忙就拿出来了一个包袱。

“娘,这次三郎其实挺给您长脸的。我们走了好几个地方,三郎帮了夫子不少忙,白日讲学,晚上还回去继续读书,有好几个地方的官员都认识三郎了,离开的时候还送了些薄礼,三郎说要拿回来孝敬您和爹。”

李氏说完,成婆子和成老汉都笑了:“哎哟,那肯定是好东西吧。”

“就是一些当地的特产,不值啥钱,不过这对玉佩是三郎在寺庙里祈福给您和爹求回来的。”

李氏递上去一个盒子,成婆子打开一看是一对玉佛,老两口笑道:“三郎有心了。”

李氏继续往出拿:“这是给四弟妹的,侄儿侄女出生的时候我们也不在,当真是有些愧疚,弟妹千万收下。”

林巧儿大大方方的接过,笑道:“三嫂真是客气。”

“这是大姐和姐夫的。”

成小兰惊讶,没想到他们也有,成婆子和成老汉对视一眼欣慰地点了点头,看来三郎回来,是给家中的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

“好了好了,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

李氏最后看了眼成正旺,这几日成正旺也在家里,她笑道:“没想到二哥也在,正好,我就不跑了,二哥给。”

成正旺惊讶地抬头。

“谢谢弟妹……”

全家人都是成双成对的,就成正旺一个人带两孩子,免不了沉默着不说话。

不过他现在也越发觉得当初分家的时候,自己真的是喝了什么迷魂汤了。和老爹老娘还有弟弟们坐在一起吃饭过日子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