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被贬黄州(第2/3页)

林巧儿哽咽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刘莹月起了身:“走吧,祝你的零食铺早日开业呀。”

-

这一晚,林巧儿在家中都是闷闷不乐的。

成家人听说之后,心里也有些低沉,大姐明显也很难过,毕竟几个月之前,她刚刚去县令府做宴,那和蔼的老太太,至今还让成小兰印象深刻。

林巧儿躺在炕上,眼睛红红的。圆圆满满像是察觉到了娘亲的失落,一直乖乖地坐在身边,不吵也不闹,成满满咬着手指头,委委屈屈,想哭不敢哭,就这么看着林巧儿。

成正业进来,抱起女儿和儿子,小声道:“去找外祖母,爹爹哄哄娘。”

两个小家伙已经满了三岁,什么话都听得懂,他们知道爹爹能哄好娘亲,立马咬着手指点头:“爹爹、哄好!”

成正业笑了,低声:“好,爹努力……去睡吧。”

邱氏过来接外孙了,成正业将门落了锁,就转身上了炕。

他刚坐下,林巧儿就翻了个身过来,将人给抱住了。

“四郎……”

成正业心领神会,一伸手,就将林巧儿抱在了胸膛上。

“不哭。”成正业一手轻拍林巧儿的背,和哄女儿的方法如出一辙,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亲了,但是夫妻两独处的时候,林巧儿明显还如同一个小孩子一般。

也只有在成正业怀里,林巧儿才能尽情宣泄出自己的情绪来。

成正业抱着人安抚了好久,林巧儿才稍稍好了一些。

“怎么就这样了呢……前一阵还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呢……我和大姐还去了县令府,我们还一起商量要开零食铺子的事情,现在还没开业呢,她就要走了……”

成正业给她擦眼泪,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才好。

“世事无常,官员的升迁和调任都是说不准的事情,你没听说咱们府城的上一任知府吗,一生好几次被贬又好几次升迁,来往的地方都涉及大半个国土了。”

林巧儿闷闷道:“我知道……那你说他们的事情会不会出现转机?会不会以后重新回到临安县?”

成正业不忍心骗她,片刻后才道:“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不管在哪,肯定都不会过得很差,刘大人即便去了黄州也还是朝廷命官,说明这次告发他的结果不算太严重,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林巧儿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点了点头。

“我明白,现在也只能这么想了,只是我在临安县的朋友不多,如今要走一个,难免伤感。等过一阵子,我就好了。”

成正业捏了捏她的脸:“在我面前你还说这些干什么,难过了,我的肩膀永远都在这儿。”

林巧儿依赖地靠进他怀里,努力平和自己的心情。

“他们说除夕之前动身,到时候我想去送送他们,小月说还想吃我做的点心,我得多做些,他们路上吃才好。”

成正业:“好,听你的。”

这日后又过了两三日,刘县令之事已经在临安县被传开了。有些百姓义愤填膺,觉得朝廷冤枉了一名好官义愤填膺,也有一些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是不以为然的态度。

但不管怎么样,朝廷的文书的确已经下来了,腊月十五就要动身,这几日,成小兰和林巧儿都在忙着。

成小兰也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于是赶了一批干粮出来,在路上放久一点也不会坏,而林巧儿则做了些刘莹月最喜欢的点心和酥饼。

刘县令出城那日,还是有不少百姓们去送的。

不管怎么说,这些年有人恨他就有人爱戴他,所以不少的百姓都自发送了些东西过来,林巧儿和成小兰将东西递上去,遥遥地和刘莹月招了招手。

刘县令却是自始至终都没有露面,或许他也舍不得自己用心耕耘过的这片土地,也舍不得自己照看过的这些百姓,一时百感交集,干脆不去看。

总之,马车缓缓地从临安县出发,林巧儿和成正业一路护送他们到了城门口,官兵拦下百姓,这才停在了脚步。

此时还有半月便是除夕,刘家今年这个年,注定是要在路上过了。

-

“听说了嘛?新县令马上就要到了!”

“是谁呀!”

“听说是从盐城那边调任过来的呢,好像姓邢,还挺年轻的,家中在京城还有势力呢。”

“啧,如此年轻有为嘛?希望是个为民的好官。”

腊月二十三,大街小巷都在传临安县新县令的事情,成家自然也有所耳闻。

成小兰和林巧儿都在忙铺子里的事顾不上,谢安倒是找成正业说过一次这件事。

成正业道:“姐夫怎么想?”

谢安:“毕竟人来了,招呼肯定是要打的,以现在的成家,不想引起注意都难。”

成正业嗯了一声。

“那年关跟前就想法子去探探吧,也不知道新来的这个是什么性子,不过姐夫说的对,招呼肯定是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