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同门(1)(第3/5页)

厨房外,丁舒锦在院子里看书。今天出了点太阳,温度上来了一些,又不很热,院子里很舒服。小姑娘正专心致志的写东西,用的笔墨正是云乘月赢回来的那一套。她收的时候很不好意思,是云乘月哄了好一会儿,她才接过去,还认真说一定不辜负云前辈的心意。

“是好事。”丁双鱼重复了一遍,语气相当坚决。她重又埋下头,手下的活儿做得更快了。

所谓馄饨面,就是馄饨和面煮在一起。有的地方对“馄饨”的发音更类似“云吞”,都是方言口音,写下来总归是“馄饨”这两个字。这也是大梁“书同文”的要求。

丁双鱼说,原本这季节天气炎热,是该做冷淘的,但今年天气反常,雨一阵阵地来,就只做馄饨面了。海味的馄饨面,鲜得掉眉毛。再配一碗甜豆花,真再没有更好的享受。

云乘月问:“什么是冷淘?”

原来冷淘就是面煮好后,用凉水过一遍。有的地方爱加些花儿,有的地方喜欢加香料。

丁双鱼:“大猫,我记得你是宸州人?我听说宸州人爱吃辣,会把菜籽油拿香料细细煎了,存起来做菜,拌面也很香。我年轻的时候向往游历四方,可惜没有修道的天赋,也没能当个行商,轻易走不了。”

云乘月努力想了一会儿,才在记忆中捡起这样一幕:她在顾姨的面摊上吃面,有时是汤很鲜的煎蛋面,有时是一碗红油拌面。原来那红油,是用香料煎的么?她吃了好久,都不知道。

她失笑摇头,诚实道:“我不知道,我没有做过。”

丁双鱼无奈:“大猫,哪有人连自己家乡的食物都不知道的……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你不是什么‘自己讨生活的小修士’,而是养在大宅的小姐,才远离一切烟火气。”

烟火气……

云乘月顿了顿。

她笑了笑。

“是啊……以前也有人这样说过我,说我总是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缺少烟火气。那时候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现在却渐渐懂了。”

丁双鱼却一愣。她刚包完最后一个面皮薄薄的馄饨,又将所有馄饨收进空间锦囊,再拿一把菜刀切面条。

而后她一边麻利地切面条,一边说:“远离烟火气有啥不好的?我巴不得我们阿锦离烟火气远远的,什么都不操心,只管好好念书,好好成才。”

她说得很平淡,却也因为这种平淡,别有一种认命的无奈。

云乘月微微摇头。她也看了门外一眼。丁舒锦还在那里写字。她在思索着什么,提笔迟迟未动,皱着眉毛,想得正入神。

“老板娘,不是这样的。”她凝视着那个少女,宛如凝视着过去的自己,“修道,首先要修心,然后才谈得上凭自己的心去认知天地,再不断践行自己的认知,最终才能悟道。你不必忧心,阿锦比同龄人更多的经历和辛苦,都会变成她成长的土壤。等她正式踏上修道一途,就会比别人走得更扎实,也走得更远。”

剁剁剁剁剁——

老板娘埋着头,飞快地切着面条。她做这件事做了太多年,也就太熟练,切出来的面条粗细均匀,漂亮极了。她曾一度引以为豪,后来却生出淡淡的厌恶:就是因为这双手做惯了这些,才不能为女儿提供更多。

但是……

她一口气切完了一整块面团,放下刀,抬头一笑。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我期盼着那一天到来。”她笑着,眼睛却微红,“大猫,谢谢你,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云乘月回过头,也对她一笑,笑得眼睛都微微眯起。这是一个没有丝毫阴霾的笑容。

“客气什么,这是一名优秀伙计应该做的。老板娘赚钱之后,多给我发奖金噢!”

丁双鱼擦擦眼睛,狠狠点头。

“发!多多地发!”

……

罗城已经是六月。

以往六月是最炎热的时候,阳光辣得叫人皮肤刺痛,海风吹得万里蓝天,却又让空气更干燥。

可今年的六月,最多便是阴沉沉的雨天。五月份开始的雨水,在六月也依旧降临。连绵的,急骤的,卷着风来的,阴惨惨顾自落下的……什么雨都有。罗城好像不再是罗城,而成了个雨城。

罗城周边的地区也受到了影响,都这么阴多晴少。可听北边来的人说,其他地区天气都很正常。

原本人们这个季节来罗城,除了参加论道会,就是来玩的,修士们会频频出海,去打捞海中的珍宝,也去碰一碰稀少的海市蜃楼,找找传说中的海上奇遇。不乏这样的先例。

可现在天气这么差,官府所谓的“开阵布法、散雨求晴”也没多大作用,很多人便离开了罗城,去其他天气晴好的地方玩乐。而那些留下来的,也不无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