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分钱(第2/3页)

“状元公想要多少?”

“17万两。”

夏守忠听到这话,脸色一黑,可石仲魁补了一句,“500两一根照给,要是卖不到6000两,某再输给公公15500银子,还把那些木头以6千买回来,可好?”

夏守忠稍微一想,虽然钱变少了,可要是真卖不到6千两,保底还有三万一。

而真要是6千卖出去,31根就是18.5万。

减去17万,剩下1.5万,再加1.55万两的回扣,等于是3.05万两。

怎么算自己都没从石仲魁手里占到多少便宜。

倒是可以赌一把木头还会继续涨,但这么一来,就必须除了吴贵妃家之外,还有一两家也要建园子。

而且还得先付出17万买下那31根木头。

想着自己从皇帝登基后的这几年,总共才捞到七、八万两银子。

夏守忠直接摇头,“算了,被状元公这绕来绕去的,绕的我脑子里一团浆糊,还是安心拿我那一份算了。”

可石仲魁却知道,等自己真卖出17万两时,这死太监必然会心生嫉妒,然后生事。

“公公其实不该盯着几根木头,而是应该寻个由头,抓几个汉白玉矿场的管头,甚至监守矿场的内官治罪。

下官保证像吴贵妃娘家一样的家族,为了及时完工,肯定会急着采买一番。

这所有材料的价钱,肯定又会涨一波。

甚至放一把火,烧了几根巨木和其他一些建材,涨一两倍都轻而易举。”

夏守忠听完,直接被镇住了。

还是读书人心够黑,手也黑。

自己只是想捞一笔,可人家这是想着从吴贵妃娘家身上挖肉。

不对,这是要逼死吴家和其他修园子的家族。

毕竟园子起到一半时,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修完了。

否则罪责更大。

而且这事不仅一点都不难,还只能自己这些太监们才能做成,瞬间又激动和感激起来。

但夏守忠也因为这,而不想、也不愿意得罪石仲魁了。

实在是万一被他惦记上,鬼知道会有什么手段等着自己。

“状元公不愧是全天下最聪明的人,往后还请状元公多提点、提点咱家。”

“不敢,公公玩笑了”,石仲魁笑呵呵的跟着夏守忠进了上书房。

而晚上夏守忠从干儿子哪里得知,薛蟠传话说16万两,但必须一次性付清。

想了想后夏守忠最终还是答应了。

找了几个大太监和皇商一商量,最终大家凑一凑,很快筹齐了16万两银子。

然后夏守忠直接扣掉了1.55万两银子,交给薛蟠14.45万两银子,拿到了那31颗巨木。

当然,不是没有太监想用阴招。

可夏守忠一句,昨日状元公在上书房见了陛下后,得了一块可以调动秀衣卫百户的腰牌,顿时把其他太监和皇商给吓住了。

再说夏守忠可不担心自己会亏钱,毕竟石仲魁说过要是卖不出6千两一根,他会以6千买回去。

甚至夏守忠一度还想过,干脆把价钱压下去,自己就能再得1.55万两银子。

同时因为价格变低,几个大太监和皇商最终还是会愿意低价出售巨木,这中间又能再赚一笔。

可想想万一事情败露,那等于得罪死了石仲魁。

几个大太监和皇商也肯定会弄死自己。

等传到皇帝耳朵里,肯定是一杯毒酒的结局。

再想想石仲魁算计吴贵妃娘家的办法,夏守忠又觉得,好像能赚到的更多。

而且要是能帮皇帝赚个十万、八万的银子,自己的地位肯定会更稳。

至于吴贵妃,反正她和娘家自己作死,怪的了谁?

随后,夏守忠就和几个大太监商量着,唆使谁家也跟着盖园子。

选来选取,首选就排除了娘家没钱的嫔妃。

其次不受宠的也没资格参与。

最后选出六七个,也只有一个叫周贵人的给娘家写信,要建园子。

反倒是元春出奇的很安静。

在宫里当女史快十年,从豆蔻妙龄熬成了老姑娘,说贾元春没脑子,说不定早就死了。

一计不成,夏守忠等人再生一计。

既然吴贵妃是个棒槌,那唆使她和人结怨,实在太容易了。

夏守忠等人本来因为石仲魁的原因,没打算盯着贾元春。

但这不妨碍吴贵妃自己就把新晋贤德妃的贾元春,当成除了皇后外最大的竞争对手。

而且后宫争斗很多时候根本没道理可讲。

说不定就因为皇帝在某个嫔妃那里多住了一晚,就有人恨不得这人去死。

各种手段用出来,那是要多阴狠就有多阴狠。

难怪贾元春归家省亲时,会在贾母和亲娘王夫人面前,哭诉皇宫是个‘见不得人的地方’。

当然,即便是至亲面前,说这话也真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