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军屯(第2/3页)

而自己别说给迎春花钱了,基本上等于无视了迎春。

没任何付出,却年年都有回报,这婚事还真是完美。

但贾赦就不甘心了。

不过可惜的是,石仲魁根本不鸟他。

一个贪财好色的老纨绔,说理说不过石仲魁,权势更比不上。

想拿岳丈的身份压他,石仲魁干脆直接无视。

反正该有的礼仪做到了,谁也没法指责,而且也就耗费几十两银子而已。

就当是打发叫花子。

气的贾赦吹胡子瞪眼,又无计可施。

而这次回门,迎春的心情极好,甚至说句扬眉吐气都不为过。

心中多年淤积一扫而空,对石仲魁那叫一个温柔。

但贾家随后就被人给骂了。

而且骂的还是亲戚世交。

原因很简单,酒席上的菜肴绝无问题,但喝的酒比起薛蟠提供的八宝酒,那就差了好几个等级了。

至于贾琏,他在八宝酒上的股份,名义上是薛蟠的。

要是说出来,不仅股份绝对保不住,还肯定会被贾赦毒打一顿。

所以即便贾家丢人了,贾琏还是强忍着没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不提石仲魁带着老婆回家后,迎春是如何服侍他。

屯田司那边前期工作一切准备妥当了,石仲魁看着大兴、宛平和昌平三个土地公,外加山神协助一起画出而来的地图思索了良久,最终选定了昌平的陈家沟当开荒点。

除了必须有水源外,此地还离最近的长城只有9公里远。

最重要的是,陈家沟有一处三面环山的山谷。

山谷虽然不大,但也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驻扎六千人毫无问题。

而且用山石,开荒挖出来的泥土往山沟出口堆积起来,很容易能竖起两道二十米长,两三米高的简易城墙。

到时候退可守,进可救援长城一线。

粮草也可以维持一年多,山谷内又有水源,屯兵半年足以拖的敌人粮草耗尽。

更别说那些活不下去的草原人,也不可能长时间围住这处毫无油水的山谷。

一切准备的差不多后,两个大营六千人带上装备、粮草开拔,石仲魁在营地里待着了两天。

一边装模作样的寻找水源,一边指挥屯田兵在陈家沟里扎营。

粮草、工具、铁器等物也全拉进了山谷里。

薛金平和阎桂祥观察了两天,找到石仲魁劝解道,“大人,此地虽易守难攻,却也是个死地。一旦被围困,我等就只能待援了。”

石仲魁也知道这点,笑着道,“我等只是来开荒、屯田的,又在长城内,用不着担心被人困死。

选此处扎营为的就是安全和夜间便于管理。

而且山谷内既然有山泉,本官料定还有其他水源。

若是找到了,今后此地不仅可以作为长城一线的备用军屯点,山谷外方圆十里范围内,各个山头之间平缓地带,差不多也能开出五万亩左右的新田。

到时候分出两三万亩农田用来军屯,足以维持一万长城守军的粮草开销。”

众人听后,不由点点头。

石仲魁笑着继续说道,“等军屯开启后,京城里的勋贵官员们在此地建立农庄,此地今后想不屯兵都不可能。”

这道理大家都懂,京畿北边其实还是有不少水源和平原的。

但因为靠近关外,时不时就面临着马贼、游牧骑兵的威胁,所以人口一直都提不上去。

加上想开荒,仅仅靠乡绅自己提供工具、人力和物力,没年能开出一二十亩地都算不错的了。

更重要的是,水源虽然不缺,但想把水引过来,比开荒还要难。

完全靠天吃饭的农田,收成可想而知。弄不好就得血本无归。

既然不值钱,也就没那个勋贵、官员会惦记这里了。

而且说句不客气的话,驻扎在此地的边军,很多时候比马贼、游牧骑兵更加可恶。

安抚住了两个屯田营大小官吏,石仲魁想了想后,还是上了两道奏折去工部和兵部。

得到两个衙门的批复后,这才开始建设起来。

不过此时已经十月下旬,真正能动工的时间并不多。

一旦气温降到零下,连土地都冻住了,基本上就只能躲在帐篷里窝着了。

石仲魁本来不打算今年内挖出地下的水脉。

但想想如果找不到足以灌溉几万亩地的水源,屯田兵就没理由一直驻扎在这里。

也没理由开建过冬的房屋。

到时候只住帐篷,肯定会出现冻伤、甚至冻死的情况。

而且不给屯田兵们一些信心,十天半个月还好,但让他们整个冬天都待在此地,难免会军心不稳。

夜里主将大帐内,石仲魁招来山神和土地。

没多久就制定好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