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十里坡剑圣(第2/3页)

刘益守眺望着县城城头,发现城墙上居然还有个稻草人穿着魏军军服,顶着个头盔,远看还像那么回事,走近了才察觉到不对。

“到底是有多少人被抽调走了啊?”

看着眼前荒谬的一幕,刘益守若有所思。

“如果这是诱敌之计的话,那这次我们被坑,也认了。”

陈元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早年间跟着李崇出征北地边镇,那些军队何等悍勇,就是李元忠麾下的人马,也颇为雄壮。再看看蒙县县城这边的……鬼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小心走新手村来了,回去吧,没什么可看了,明晚我们就要当十里坡剑圣了。”

刘益守意兴阑珊的说道。

“十里坡剑圣?那是什么?”

陈元康求知欲极为旺盛,一下子来了兴趣。

“就是那个……这一战之后我再跟你解释吧,现在说不清楚。”刘益守打哈哈说道,岔开了话题。

……

和刘益守在蒙县县城看到的情况截然相反,洛阳以北的河阳关,气氛热烈到了要爆炸!

白袍军事前毫无征兆的猛攻河阳关,不仅直接动用攻城器械,而且还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船只,用铁索连环的方法将楼船连城“水楼”,直接从黄河上靠到河阳关城楼。

尔朱兆之前只是听说陈庆之麾下白袍军很猛(毕竟战绩在那摆着),心里还是很有些轻视对方。原因很简单,陈庆之收拾的那些魏军,含金量不高,不是新组建的禁军,就是毫无战心的郡兵。

打赢了这些菜鸡,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然而今天,他算是大开眼界了。白袍军攻城猛如烈火,才短短两个时辰,河阳关就已然易手,尔朱兆带着残兵,狼狈不堪的逃回北中城。

他本想花点时间整军反击,没想到没有骑兵的白袍军尾随而至,二话不说就继续攻城!尔朱兆新败,城内的守军还不知道状况,残兵又被白袍军吓破了胆还没回过神来。

两边防务尚未交接清楚,结果白袍军就开始攻城!

尔朱兆没想到,费穆和元天穆遭遇到的问题,他同样也会遇到。士气崩溃的败兵,将原本守城的士卒,也带到了沟里。

白袍军不费什么力气就爬上了北中城的城头,虽然有点出乎尔朱兆的预料,但其实也算是“人之常情”。

毕竟,现在这座城是作为“桥头堡”使用的,既然是桥头,那可以是自己的桥头,也可以是敌人的桥头啊,做那么坚固干嘛?

这座城在北魏建立后才建成,由于孝文帝迁都洛阳,这里从“边镇”变成了京畿。北中城的重要性有所降低,防御重心转移到了河阳关。

所以在刘益守前世,这里是在东西两魏大战后,才逐步加强了防御,并有多次决定两国力量对比的大战役发生。

军队就是这样,哪怕实力一般,如果你能从一开始就赢,然后一直赢一直赢,到最后,你手下的那些人,都会认为你能弑神!他们会迷信一样的盲从!

农民起义的所谓义军,打顺风仗的时候特别厉害,就是这个道理。

此刻的白袍军,就是出于类似的“神秘力量”加持当中,他们相信在陈庆之的带领下,自己绝对不会打败仗,主将的处断,绝对是正确的,他们一定可以赢!

这次北中城连一个时辰都没坚持到,打退了白袍军一次进攻后,第二次对方就把一面城墙上的尔朱兆军赶了下来!

平心而论,尔朱荣麾下士卒不善于守城,这也是客观事实。尔朱兆本人善于冲锋陷阵,对守城缺乏经验,这也是客观事实。

守城是一项技术活,光靠蛮力和勇猛是没有用的,怎样合理的使用兵力,怎样保证大军士气高昂,体力和耐力的延续,非常考验主将的水平。

毫无疑问,尔朱兆在这方面差了尔朱荣不少。

眼看事不可为,北中城陷落在即,尔朱兆带着亲信骑兵,从北中城西门冲出。白袍军人少,只集中于南面城墙攻城,西门并没有多少人围困,只有一些监视尔朱兆军动向的斥候。

得知尔朱兆带着少数骑兵逃走后,白袍军派人在城楼上喊话,果不其然,剩下的士卒得知自己被主将放弃,士气如同雪崩一样,很快就没有人再抵抗下去。

马佛念也按照陈庆之事先的吩咐,并没有对这些人大开杀戒,而是将其押送回洛阳。

白袍军顺利的拔出了尔朱荣安插在洛阳以北的一颗钉子,尔朱兆退回河内郡,派人紧急联络尔朱荣,并写了一封信,详细叙述了此战的情况和白袍军作战的特点,马不停蹄的送往晋阳。

……

这天午夜以后,一支船队鬼鬼祟祟的在蒙县以北的汴水南岸下船。轻装的步卒在于谨等人的带领下,悄悄向蒙县县城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