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不是在谋反,就是在谋反路上(第2/3页)

现在勉强还可以说萧衍当初是计划立萧正德为太子的。

“表弟,你一定要救我啊!”

萧正德手足无措的说道,整个人都慌了神。

前一刻还在谋划着毒杀萧衍,火中取栗。如今终于察觉到是被人利用,其中还有不少阴谋尚未勘破,便立刻六神无主,形同废物。

刘益守也真不知道要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萧正德的为人。或许真是因为萧衍得国太容易,以至于德不配位,必遭其咎,导致宗室全部废物吧。

主要是这波“预备谋反”,很有可能会牵扯到自己,刘益守心中不由得暗暗警惕。从前实力不强,又是北来之人,在某些藩王眼中不过是“芥藓之疾”不足为虑。

而现在已经统帅两淮防线,手握重兵,成为各方不能忽视的一股势力。所以先打压再拉拢这种策略,估计会时不时的上演。

毕竟,那些藩王们也有幕僚,多半也不会像是萧正德这样完全无脑,被人随意愚弄。

“表兄,这次天子退位,要赎回需要花多少钱?摊派到我身上多少钱?”

刘益守面无表情的问道。

每次“赎回”萧衍,名义上都是“国库”。可是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国库是专款专用,有些地方,少了钱方镇就直接造反的!

萧衍又怎么可能会用“国家的”钱来赎回自己呢?

肥了大臣,损了国库,那些脑满肠肥的官员们一毛不拔,这想想就觉得逻辑完全不通畅,萧衍再弱智也不至于弱到这样的程度。

事实上,每次赎回萧衍,都是大臣们以各种名目凑钱赎回。

一方面萧衍是考验官员们对自己的忠心,另一方面,则是用这些钱去填补宗室的花销还有部分是修佛寺的钱。如今,见识到萧衍这种“摊派”行为的刘益守,实在是被恶心到了。

“表弟,这次萧衍出家,要官员们募集两亿铁钱。表弟这边,少说也得个几百万钱吧。”

萧正德感慨说道。

是他自告奋勇说来通知刘益守的,所以朝廷就没有派官员前来“催收”,也是担心如今刘益守这边手握重兵,不好说话。

“行了我知道了,表兄先回建康,那些铁钱我会想办法的,或者给等价物也可以吧?”

刘益守笑着说道,面部有些僵硬。踏马的,萧衍敲竹杠敲到自己头上,未尝没有试探方镇之意。如果拒绝,显然会增加萧衍的疑心。但是不拒绝的话……这几百万钱,也不是浪水打来的啊!

萧正德千恩万谢的告辞后,王伟一脸古怪从屏风里走出来,看着刘益守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萧梁宗室和天子的这一系列怪异行为。

“几百万钱,萧衍这是狮子大开口,亏他敢要啊!”

王伟啧啧感慨说道。不止是刘益守,就连他也被萧衍的所作所为给惊呆了。梁国宗室横征暴敛,为害一方。再有迷信佛寺,逃避税收,导致在册丁口持续减少。

这些病根反映到财政上,就是国库连年亏空,通货膨胀严重,各地方豪强各行其是,逃避税收,藏匿佃户。

萧衍不管怎么操作,都是在饮鸩止渴。

那些官员们掏了钱,难道回过头就当无事发生,该做什么做什么吗?显然是不会的,从萧衍那边失去的,他们会千方百计的拿回来!当然,是依靠鱼肉百姓拿回来。

“听到有这番凶险,主公还要去给萧衍老儿祝寿么?”

王伟叹息问道,以他的看法,今年干脆就不要去了。萧正德的那个事情,确实诡异得很,被有心人引导的痕迹太重了。到时候如果身边没有大军在建康,只怕萧衍一旦翻脸,将刘益守软禁,那真是叫苦都叫不出声音来!

“主公还是要去么?”

王伟感觉自己是劝不住了。

“很多人,都是估计我不敢去,所以才弄这些操作企图浑水摸鱼。而我一旦现身建康,跟萧正德勾结造反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去比不去要安稳。若是不去,萧衍一气之下撤销方镇,转移兵马,打散分配重置驻地,倒是件极为棘手的事情。”

刘益守在两淮能够吃得开,除了本身硬实力过关以外,萧衍在国家层面的背书,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让北面的高欢不敢轻举妄动。

“好吧,主公既然要去,在下也不劝了。只是,那几百万的亏空怎么补起来?到时候杨愔估计要辞官的!”

几百万铁钱也不是什么小数目,这些都需要从原本的财政当中分配,可以说对领地的发展影响极大!

特别是刘益守还想这两年扩充军备,兵戈、铠甲、军粮罐头这些都是刚需,没钱只能说个寂寞。这些钱哪怕去给贾思勰养鸡,也比送给萧衍强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