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简直胜利在望(第3/3页)

等粮草到齐,士卒修整后,便可以一路从如皋打到海陵城,再从海陵方向猛攻广陵!柳仲礼相当自信。

这一波包抄迂回实在是打得精彩,最后中了埋伏损失不大瑕不掩瑜。

萧纲得知前线战报后,兴奋得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直接派人用漕船运粮,将屯粮地点设在胡豆洲,以供给柳仲礼部精兵作战。

这天,萧纲收到了萧映写来的信,或者叫公文也可以。萧映在信中说,他已经从永宁坐海船出发,带兵出海,沿着海岸到钱塘(杭州),再从钱塘出发,水路到吴兴郡。

到了那里以后,就会联络三吴本地豪强,整编兵马北上勤王。

看到自己最担忧的事情已经解决,萧纲喜不自胜,把柳津找来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这年代江南沿海的航线已经被开发出来了,调兵非常方便,而且不必经过闽浙的“叛乱区”,行军速度也可以保证。

在看到萧映的保证后,柳津亦是露出笑脸,拱手对萧纲说道:“陛下,有萧映和三吴兵马相助,无论是萧纶也好,萧绎也罢,都不足为虑了。

甚至是逞凶两淮的刘益守,也不用担心他能耍出什么花招来。等平定诸藩王的叛乱,建康周边兵马与三吴兵马可以两面夹攻寿阳。哪怕刘益守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

柳津十分确认,由于兰钦和柳仲礼在军事上胜利,现在争夺帝位的天平,在朝着萧纲那边倾斜。无论刘益守有多么凶狠,只要萧绎和萧纶被灭掉,他也就没什么凭借了,只能乖乖接受建康新朝廷的安排。

这波自己的儿子柳仲礼还真是为家族挣了口气。

“陛下,可命兰钦稳重用兵,不必急躁。等三吴兵马到达后,我们就从容得多了。”

柳津对着萧纲行了一礼说道。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那爱卿这便拟旨吧。”

萧纲的心情十分舒畅,感觉这波危机已经快要结束,简直胜利在望。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可惜刘益守这波约的并非什么俏丽佳人,而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大叔。

这次他好言好语的劝说,几乎是把好话说尽了,萧欢才勉为其难的跟着一起去跟韦黯见面。

刘益守很清楚,光自己去,萧欢不去,根本谈不成什么事情。

“韦先生,这位便是江陵王。”

刘益守“多此一举”的对韦黯说道。

其实他不说,韦黯也知道来人必是萧欢。因为当年在建康的时候,韦黯没有外放,过节参加宴会的时候是见过萧欢的。

眼前这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确实是萧欢无疑。

“这是遗诏,还有先帝的私人信物,是真是假韦先生一看便是。”

刘益守将萧衍的私人印章,还有那份阳休之抄录的“散装遗诏”交给韦黯。

韦黯大致上认识萧衍的笔迹,粗略查看了一下,确认无误后,将其还给刘益守。

“没想到国家大乱至此,趋炎附势之辈比比皆是,却也还有忠义之士存在啊。”

韦黯感慨一声,双手拢袖对着刘益守深深一拜。

刘益守连忙扶住他,压住内心的激动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韦氏一门忠烈,如今事实摆在眼前,在下被人诬陷弑君,各路藩王起兵造反,奸人横行,义士无措,令人痛惜。

如今是时候让我辈站出来匡扶正义,拥立前太子的后人登基,拨乱反正了。

天子的遗诏要执行,时不我待。”

“刘驸马所言甚是!”

韦黯抓住刘益守的双手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