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上)(第2/3页)

之前只是斥候在侦查,韦孝宽对于一直未能探明白高岳军的粮仓所在而耿耿于怀。如今到了白河的入口一看,才知道为什么那些斥候尽心尽力却又一无所获了。

鸭河口的地形很奇特,白河相比于鸭河口的大小,如同小孩的小指头对比成年大汉的手掌那般。视野尽头处,全是水汽弥漫的朦胧岛屿。

如果不是熟悉地形,如何能知道屯粮的地方在什么位置,也就比大海捞针强那么一点罢了。高岳将粮仓安置在此地,确实有他的全盘考虑。

方便,而且隐秘。一旦被发现,可以迅速转移到鸭河口的任意河湾,都不影响粮道!

“好了,祖先生,现在你可以展现自己的才能了。”

韦孝宽脸上带着笑容,但祖珽丝毫不怀疑,一旦对方觉得自己在耍他,会不会做出比较极端的事情来,比如说推他祖某人下河。

“韦将军,我问你。漕运的船夫,并非天才。这里的河湾众多,地形如此复杂,高岳要保证不被敌方斥候侦查到,还要船夫不迷路,那么会采用怎样的策略呢?”

祖珽问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韦孝宽一时间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如果把粮仓设在离河口很近的地方,虽然方便船夫寻找,但也容易被对手的斥候探知。然而若是将粮仓设在七弯八拐的地方,你怎么保证每个船夫都是黄金脑,那么复杂的地形也能记得住呢?

要是藏在太隐秘的地方,高岳自己都会迷路的!

韦孝宽陷入了沉思,这确实是个大难题。

“所以呢?”

船队如今停住不动,韦孝宽就不信祖珽会这么等着。

“船队一路向东北这条河道,一直走,走到一个四周环抱的大湾,就会看到一个西边有一条很窄的水道入口,从那里面进去就行了。只要知道方位,非常好找。”

祖珽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就差没在脸上写着“深藏不露”四个字了。

韦孝宽走到船头,对领航的本地渔夫说了几句,很快,船队便朝着祖珽所说的地方一路挺进。

那个确实地方很有特色,也不知道是走了多远,此时天色已经渐黑。坐在船头的韦孝宽,凝视着西岸那头的一处狭窄水道,视野尽头,似乎还有火光闪现。

“是走那边么?”

韦孝宽指了指西边水道的入口问道。

祖珽摊开双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是在说:你觉得是,那就去试试呗。

对于他的态度,韦孝宽已经无所谓了。直觉告诉他,那个地方,就是高岳的死穴,就是对方想拼命隐藏的唯一弱点。

韦孝宽知道达奚武和他麾下的兵马,数量连高岳军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必须要依靠崔士谦他们的人马联合起来,才能与之抗衡。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抗衡而已,两家联合,终究是不如一家独大。如果不出奇计,想赢高岳简直难如登天。

所谓的奇计,恐怕就是焚烧对方的存粮吧。

韦孝宽叹了口气,之前才有窦泰与高澄带着精兵奔袭南乡,如今自己也跟对方一样,冲着粮草而去。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军粮就是唯一的根本。

那些没有章法的乱民军,贼军,所谓的义军,为什么打顺风仗猛如虎,一旦有所挫折,就会兵败如山倒呢?恐怕不善于使用粮草,也要占一个重要因素。

进入小河道,船队变阵,鱼贯而入。得亏是初春,草木还不算茂盛。要不然,河岸边的水草芦苇等物就会把河道的入口完全遮盖,那样可就真找不到地方了。

船队连渔火都没有点,借着朦胧的月光,视野前方是灯火朦胧的营寨。虽然静谧,但四周没有村庄和人烟,这些灯火在黑暗中是那样的显眼,只要是眼睛不瞎的,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端倪。

韦孝宽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如今的状况,可能就跟祖珽说的那样。

他稳住心神,轻声对副将说道:“把船靠岸,按军令行事。一旦鸣金之音响起,立刻回船,然后离开,不得延误。三遍鸣金之声后,船队便会直接开走,不会再等了。”

韦孝宽下令后,一队一队准备充分的士卒,如同幽灵一般提着罐装的猛火油下船,由五十名军中锐卒打头阵,五十名弩手垫后,其余的人都是去放火的。

说来也巧,为了攻克宛城,高岳抽调了许多外围精兵和看守粮仓的精兵加入到攻城的队伍里,所以粮仓内巡视的士卒并不多,这一路他们也没有遭遇什么盘查的人马。

不多久,粮仓便燃起大火,到处都是喊打喊杀的声音,似乎战况颇为激烈。

“韦将军好像不怕自己麾下的部曲死人啊。”

祖珽意有所指的问道。

“为将者,只讲输赢而已。祖先生所谓的死多少人,是什么说法呢,在下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