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没分过手,怎会知道前任的好(第2/6页)

贺拔岳轻声问道。

此刻他连苏绰都撇开了,显然是要从韦孝宽口中听些实在话。

“主公,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便是出兵河东。主公屯兵蒲坂,就是奔着河东而去的,不存在偷袭弘农这样的事情。既然如此,末将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韦孝宽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不是贺拔岳开口询问,韦孝宽才懒得提什么建议。

贺拔岳脸一黑,他还以为自己秘而不宣,手下人什么都不知道。没想到韦孝宽这个大嘴巴居然就这么直接说出来了,搞得他贺拔岳跟弱智一样!

这种一眼就被手下看穿的感觉,非常不好!

“咳咳,道理嘛,确实是这个道理。那我们要如何应对呢?总不能让关中就这样继续无粮啊。时间长了要出大事的!”

贺拔岳无奈的问道,懒得跟韦孝宽计较那些言语上的磕碰了。

“高欢在河东立足未稳,若是能联合河东世家一起动手,那么此战还是有办法速战速决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韦孝宽双手拢袖说道。

这个建议,只能说是真的狗。要是贺拔岳能说动河东世家,如裴氏、王氏、薛氏等投靠过来,那么击退高欢,问题还是不大的。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河东世家如果真要投靠贺拔岳,那么就必须要离开河东,因为关中的军力,无法保护河东地区。

将来贺拔岳的兵马一走,或者是被打败,你走了不要紧,那些世家可还是要过日子的。

你不能保护别人,如何能让别人来投靠?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韦孝宽的建议说了等于没说。

“明白了明白了,你先去忙着吧,我再一个人静一下想想。”

贺拔岳苦着脸摆了摆手,韦孝宽只得告辞后行礼离开。其实也不怪韦孝宽,因为他作为一个将领,只能提关于军事方面的建议。

河东世家为何会投靠关中,那些真不是韦孝宽应该管的事情。

……

蒲坂城外不远处就是黄河岸边的风陵渡,烟波浩渺,风景十分优美。春夏之交,气候宜人。

黄昏的时候,贺拔岳与苏绰在风陵渡的凉亭内饮酒,贺拔岳眉头不展,似乎内心十分纠结。

“令绰(苏绰表字)啊,关中大旱,青黄不接,我内心十分忧虑,只是苦无良策。之前派兵入南阳筹粮,最后功亏一篑,我知道他们已经尽力了,可是……世道艰难,只论成败,为之奈何?”

贺拔岳叹息一声说道,远处日落黄河,残阳如血,看上去悲壮而美。

“主公多虑了。河东世家众多,肯定不希望仰高欢鼻息。主公此番出兵,胜算颇大。问题只在于主公不能对河东世家长期保护,如此一来,难免众人心中疑虑。

所以必定会有人暗中串通高欢,沆瀣一气。这才是难的地方。”

河东是一个统称,其实是被地形天然的分成了南北两块。

北面的那一块是以平阳郡为核心的临汾盆地,南面那一块是以河东郡、高凉郡为核心的河东盆地。

如今高欢在平阳郡屯扎重兵,并且与西河郡来往畅通,可谓是牢牢控制。而平阳郡以南,只是刚刚击败尔朱荣的兵马,控制力很是薄弱,当地的地形也很复杂。

更主要的在于,跟平阳地区世家大族力量被不断削弱不同,包括闻喜裴氏在内的河东世家大族,都是居住在南面河东郡这一块。

高欢一时间也是难以控制这个区域。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河东大族跟谁玩,河东郡等地就会听谁的。特别是对于贺拔岳来说,若是没有河东大族入场帮忙,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想击败高欢那是不可想象的。

想要粮草,就必须要从河东弄粮食;然而想经略河东,就必须要河东大族支持;想河东大族支持,就必须要击败高欢,长期保持这地区的军事优势;最后要击败高欢,就不得不弄到充足的粮草。

逻辑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没有粮草根本完全玩不转!

这些鬼事情搞得贺拔岳焦头烂额。

“主公,达奚武将军回来了!”

正在贺拔岳跟苏绰在凉亭内喝酒的时候,亲兵来报,达奚武回来了,而且有要事禀告!

“成兴(达奚武表字)回来了?”

贺拔岳高兴得站起身,失而复得的喜悦溢于言表。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达奚武是他出道以来就一直跟随的亲信,他对达奚武的信任程度,远在李弼、韦孝宽这样后来投靠的人之上。

达奚武是无论如何也是不会背叛他的。

被亲兵引到凉亭,贺拔岳一看达奚武完好无缺,便死死抓住他的双臂,哈哈大笑,一句话也不说。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你怎么不在长安养养身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