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万马齐喑究可哀(下)(第2/3页)

一个亲兵急急忙忙的跑过来小声说道。高洋摆了摆手,示意身边的闲杂人等都退下,只剩下赵彦深一人。

这波敌人就是冲着城外三个粮仓来的,根本就不派一兵一卒攻城,显然超乎了一般的常理。

“彦深啊,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你能回答我么?”

高洋抱起双臂,眺望远方熊熊燃烧的火光,似乎已经接受了屈辱又莫名其妙的惨败。

“二公子请讲。”

赵彦深弯腰一拜说道。

“三个屯粮点,分别位于三个间隔很远的位置。无论对方主将是谁,恐怕也无法在匆忙之中找到三处位置并精准放火吧?

是枋头军中出了奸细么?为何我感觉敌军就像是在自家地盘放火一样呢?”

枋头城外的粮仓疏于防范是有原因的,一直在屯粮,所以不能设太多阻拦河道的障碍物是一方面,认为刘益守不会这么快突袭枋头则是另一方面。

这里地形复杂,没来过的人怎么可能把三个屯兵点都一网打尽呢?显然是有人私通梁军,以为引导啊!

其中李元忠的嫌疑很大!

“二公子是说……”

赵彦深眉头紧皱,其实高洋想说又没说出来的话,已经很明白了。

封隆之部在黄河南岸全军覆没,李元忠却可以把他的残部带回河北,这里面会不会并不光是因为李元忠“用兵如神”呢?

会不会是他跟刘益守在打默契仗呢?

河南之地沦陷得那么快,会不会是李元忠把封隆之给坑了呢?

怎么李元忠一退到枋头没两天,城外三个粮仓就都被焚烧了呢?

高洋真不觉得是自己多心,而是事情太巧合了!

“二公子先不要声张,待回到邺城见到高王后,再向高王单独禀告此事。”

赵彦深不动声色的说道。

老实说,他虽然不认为李元忠会这么蠢,但对方确实洗脱不掉嫌疑。很多事情都太巧了,甚至不排除这次枋头被袭击,是李元忠在做内应!

“嗯,等天亮再说吧。”高洋微微点头,对赵彦深的建议不置可否。

……

夜色当中远远的看到枋头城外的几个地方燃起熊熊大火,领兵的段韶整个人都不好了!

紧赶慢赶的,还是来晚了一步!

黄河以南的战局糜烂得太快,高欢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此番急行军赶往枋头,都是段韶向高欢苦苦哀求对方才勉强答应的。

高欢为什么不肯出兵?

不是因为他很蠢,或者是不会打仗,而是现在正是春耕的时节!若是河北的兵马都动员起来南下渡河,那河北大量的田地谁来耕种?

今年河南与青徐都指望不上了,到秋天后,大军的粮草怎么办?

高欢的兵马陆陆续续回到邺城其实也没多长时间,而高欢却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动员。其实他也跟孙腾等人商议过,也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局面。

众人一致认为,这波不过是陈庆之北伐的翻版,简直换汤不换药。现在刘益守要做的,就是在洛阳打砸抢一波,然后控制河南之地捞一笔。

再怎么浪,也不过是“划江而治”罢了。

梁军要攻打河北,所面临的困难是空前的!而且梁军的兵力也不足以支撑战斗。

高欢认为将士们出征河东已久,思乡心切,那是务必要在邺城好好修养一段时间的。既然梁军过不了黄河,枋头本身就有不少军队,还有李元忠也退到了枋头,怎么说都是万无一失啊!

而段韶提议他带兵屯扎枋头,认为枋头原守军都是郡兵,不适合野战。李元忠部虽是精兵,却因为新败不堪大用。这个组合并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

所以必须要有一支精骑镇守枋头,可以巡视枋头周边方圆百里的范围。以此枕戈待旦,监视南面的战局方为上策。

被段韶吵得没办法了,高欢调拨三千步卒和一千精骑给段韶,让他去枋头镇守,统领各军。李元忠则是退回邺城修整,回京述职。

高欢要好好询问他一下,河南之地到底是怎么丢那么快的。

得到高欢允诺后,段韶几乎是拿着出兵的军令和李元忠的调令,就去城外大营召集兵马。

准备好一切并在夜间急行军前往枋头。

一千精骑在前面赶路,后面三千步卒还没到位。段韶带兵紧赶慢赶,没想到最终还是迟了一步。

火把照耀之下,段韶面色紧绷,看到枋头周边屯粮点起火,心中暗叫不好。

“小段将军,如今怎么办?”

此番随军出征的娄昭君之弟娄昭,用马鞭指着远方熊熊燃烧的一个粮仓,一脸苦笑的询问道。现在傻子也看得出来大事不妙了。

可段韶哪里知道该如何是好,他只是个带兵的将领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