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锐意进取(第3/3页)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既然本王有余力去做,那当然是要做的。”

刘益守微微一笑,走到道静身边,双手按住对方的胳膊问道:“师兄别来无恙否?”

“好!好!当日便知师弟不凡,如今见之,果然如此。”

道静也有些激动。

随即他小声说道:“此处人多耳杂,请随我入顶楼。”

道静带着一行人来到金佛阁的顶层,只见书架上摆着很多书籍,还有一张又一张的几案,上面摆着大小一致的木板。

“二位祖先生日夜都在同泰寺里忙碌此事。这雕版上刻上阳文(凸起的字),与魏晋拓印石碑相仿,但更是精妙。

将木板泡水一月,涂抹上桐油。取出后反刻阳文,油墨压印之,便可得写满字的纸一页。此法虽不稀奇,前人却是勘不破其间奥妙。

师弟之才,只让师兄我惭愧无比,阿弥陀佛。”

道静双手合十对着刘益守深深一拜。

“雕版印刷嘛,那自然是要得。这和尚抄写佛经,估计你与道希大师都不知道抄了多少年,如今可随意印刷,岂不美哉?

这《金刚经》的雕版做完了么?”

刘益守好奇问道。

“回师弟,已经完成了,现在是在给二位祖先生做雕版,都是他们在管。”

道静微微点头说道。

刘益守提出了雕版印刷的概念,祖家父子带领家中工匠将其变成样板,改进稳定后大规模生产,在同泰寺内秘密进行雕版印刷!

给道希他们的报酬,就是第一时间雕刻《金刚经》,并允许他们大规模向北方的寺庙贩售书籍!

手抄佛经,良莠不齐,错字甚多,很多书字迹不堪入目。

而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则是字迹清晰无误,千本如一,不仅看上去大气,而且纸张都采用建康城内可以弄到的最优产品来印刷。

一句话,这玩意要是弄到北方去,对那些寺庙的手抄本都是降维打击!

现在《金刚经》的雕版已经做完了,刘益守给祖氏父子开出来的报酬就是,印祖冲之的作品,雕版的钱刘益守来出,工匠还是用他们自己家的。

事成之后,所有的雕版都是属于“国家”的,所刊印的书,祖家可以拿走一半,家中工匠统一调配到工部,在新任工部侍郎祖皓麾下办事。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刘益守也不认为自己虎躯一震,就能让那些人才心甘情愿的给自己办事。

他们都有自己的价码,只有你出对了价码,才能让人为你所用。

一旁的道希大师也是很有些感慨。佛祖是天上的,寺庙是世俗的,雕版印刷,大批量的生产佛经,将是一场谁也无法预见后果的革命。

刘益守干的这些事情,都是些惊世骇俗的大事。

道希转念一想,忽然觉得刘益守身边那些妹子们好像还挺幸运的。

“师兄,同泰寺这个名字,我看现在也可以稍微改一下。”

刘益守看着道希大师,目光灼灼。

“又要搞什么?”

道希大师不悦说道,却没怎么想拒绝。以刘益守如今的权势,只要想办,就没有办不成的小事。

“以后同泰寺要改为佛经的翻译机构,顺带雕版印刷佛经和其他官府认定的书籍,如《论语》这样的。所以叫同泰寺有些不合时宜。

要不,就改名字叫中华书局吧。”

刘益守双手握住道希大师的手激动说道。

“这……合适么?”道希大师疑惑问道,虽然从认识的第一天就知道刘益守的脑袋不同寻常,但现在这么搞也太夸张了点。

“当然合适啊。师兄原本是翻译佛经的,如今也是翻译佛经。师兄原本是抄写佛经的,如今也是印刷佛经,这是干回本行了。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刘益守显然没打算放过道希大师,一番歪理振振有词。

一时间道希大师竟然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