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慌得一批(第2/4页)

你就是最大的罪人!

段韶不知道要怎么跟高欢去解释,难道说这一切都是巧合么?高欢会信么?

查了这么多天案子,段韶感觉嫌疑最大的,就是当夜没有去开会的那几个人。

高岳、娄昭、孙腾、司马子如!

还有一些小虾米,虽然当时不在开会,但却必定不敢贸然进入段韶的营帐!

这四个人里面,段韶认定必有其一,是在给兰京打掩护的人。

其中又以娄昭与孙腾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娄昭跟段韶是亲戚,那个人又是个游手好闲喜欢乱转的混子,简单说就是个进房门不敲门的货色。

娄昭很有可能来自己营帐找他喝酒,而娄昭的身份又无人会去阻拦他。娄昭发现兰京后,将其带走也不稀奇。至于为什么要带走,段韶也想不明白原因。

至于怀疑孙腾,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秋狩和军演的时间表和路线,还有后勤补给之类都是孙腾在办文案,段韶在执行。

二人因为公务,已经私下里讨论方案多次,所以孙腾也可能因为公务机缘巧合来自己营帐。之前有多次商议,后面再加一次也不稀奇。

至于高岳与司马子如,段韶跟他们没有公务交集,进帐篷的可能性比较小。

但这四个人,段韶完全不敢去查,他很心虚,甚至还很怕高欢撇开自己查到些什么!

“我家乃高氏连襟,若是查到此事与我有关,高王会不会觉得这是我家在干涉他立储?”

段韶自言自语的说道,脑子里出现一个令他不寒而栗的念头。此事敏感之处,倒还不仅仅在于高澄的死跟自己有关。

如果说因为无心导致高澄意外死亡,高欢还能勉强忍受的话,那么帮次子杀长子这样的事情,绝对碰到了高欢的逆鳞。

就算仅仅只是嫌疑,也会迫使高欢痛下杀手的!

到时候段韶跟高欢说自己不是故意的,跟高洋完全没有勾结,段氏一族从上到下都是对魏国忠心耿耿的,这话高欢会信么?这话高欢敢信么?

推己度人,段韶认为自己不会信也不敢信。他不敢保证高欢得知此事后还能保持理智。

“父亲,我该如何带着段氏摆脱危局啊?”

段韶喝了一口酸甜的果饮子,心一点点的往下沉,满嘴都是苦涩。

兰京的事情,高澄本身就做得很不道德,收了钱却不放人。如果不是这样,段韶当时也不会生出恻隐之心,他更不会想到,兰京宁可放弃逃跑的机会,也要折返回去将高澄刺杀了!

这是何等刚烈果敢!

如果兰京不是要逗留一夜找机会杀高澄,说不定他这次真能逃回建康……运气足够好的话。

“时也命也运也!你死了倒是干脆,可把我害苦了!”

段韶自言自语的苦笑道,感觉兰京真是给他挖了个大坑!

以前老爹段荣说的找一条后路,或许只是玩笑之语。如今,段韶却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后路了。他不敢把希望寄托于诡谲多变的人性上。

段韶头一回从心底里领悟到家族生存的微妙智慧。

……

豪言壮语说起来容易,要打赢战争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江州局面的复杂,远远超乎了刘益守之前的想象,或者说对南朝“入建康者为王”的游戏规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南梁对于江州的掌控,仅仅就是以扼守长江的湓城为核心的九江郡(故称),以及连接鄱阳湖与赣江的豫章郡。

其他地方,都是豪强大户与山越獠人的酋帅在各管一摊,很多地方梁国官府连县城都控制不了!甚至很多豪强的族长与酋帅直接当县令与郡守。

朝廷的法度在此地荡然无存!哪怕刘益守在建康改革改得热火朝天的,豫章郡以南的地方也没有丝毫变化,不仅现在没有,将来似乎也不会有。

历史上侯景到了建康后,这些江州豪酋里头很多人,还派兵到建康去帮着侯景趁火打劫。而王琳与陈霸先争战的时候,这些人几乎一大半的都跟着王琳混,抵制陈霸先的招安!

这里的势力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叫“又弱又乱”。他们成事肯定不行,连夺走豫章郡都要等南面朝廷最弱的时候(比如说侯景之乱)。

但在他们那一亩三分地上,中央平叛势力又拿他们没有办法!一般都是驱赶到豫章郡南面以后,就让他们自生自灭,丢个县令郡守什么的就不再搭理了。

刘益守看到的可不仅仅是这些人容易坏事,还有个很要命的事情,那便是萧绎所在的湘州,其实离这里的水路距离并不远!

万一这些人投靠了萧绎……后果不堪设想。

站在一张破破烂烂的江州地图前,刘益守沉默良久没有说话。阳休之给他倒了几次茶水都凉了,刘益守一口没喝,看地图忘记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