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嫩嫩的小鸡(第2/3页)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刘益守也遇到了自己的问题。

豫章郡周边,地势算得上平坦。然而朝东南行军前往临汝县的时候,再往南,路就很难走了。临汝周边是临川郡北部最后一片平原,继续前进,山路崎岖,容易被埋伏。

临川郡改郡治,就是因为临汝地区地势太平坦,而且离豫章郡太近了。这里的地方势力,还是豫章这个圈子里的人,跟南面南城县为中心的区域不是一波人。

将这里作为郡治,不利于笼络临川郡本地的豪强。

现在刘益守已经派遣先锋军杨忠部屯扎了两千兵马在临汝县,若是再前进,那便是要走大段山路才能到临川郡豪酋们的老巢:南城县!

南城、永城、东兴等县城都在南城县以东不远,形成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人口聚居区。

打通了这里,就意味着临川郡已经被拿下,继续往南面的南丰县等地,虽然还是临川郡的范围,但已经不足为虑了。

刘益守所面临的问题很简单:麾下军队,不适应山地作战。江州收编的本地兵马,又不能将他们作为主力来使用。

以己之短击敌之长,非常不智。一定要把临川郡豪酋引诱到临汝县,在这个河网遍布,地势平坦的地方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打开攻略临川郡的局面。

直接进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可走山路效费比极差,纯粹是在跟临川郡本地豪酋拼消耗。

诱敌深入,主动权在临川豪酋们的手中,效费比虽然高,但敌人不是蠢货,你想让这些人在地形对他们不利的临汝县作战,有点一厢情愿。

那些豪酋们可以耗到天荒地老,刘益守能耗多久?这是一场艰难的比拼。

唯一的依仗便是临汝县是临川郡通往北面的唯一出口,也是便捷高效从外面获取物资的唯一窗口。

不说别的,临川郡并不产盐,所需食盐都要从豫章郡那边运送过来,而豫章郡的盐则是从长江上而来,那些运盐的漕船,多半都是从广陵(扬州)出发的。

这也是江州豪酋不敢随便跟朝廷翻脸的重要原因之一。

没有两淮盐,江州吃什么呢?

刘益守前世历史上,侯景之乱以后,江州地区豪酋很多都站到了王琳那边,便是因为北齐后来控制了两淮,食盐可以直接输送到江州。

临汝县是必争之地,朝廷的兵马一走,临川郡豪酋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夺回来,拖得越久,他们损失越大!

当然,从南面的广州也可以送盐过来,只是路途遥远,折腾了一点,价格高了几倍。

这种复杂的情况,让刘益守有些进退维谷。

“主公……”

春日里阳光明媚,豫章城头,跟在刘益守身后,看着自家主公一边巡视城墙,一边若有所思的模样,阳休之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开口,又不知道要怎么说。

“从豫章南下,临川郡一条路,巴山郡一条路,都可以通南康郡。

走巴山郡这条路,要先攻占庐陵郡,路线虽然更远一些,但富裕的庐陵郡,可以提供许多补给。

而临川郡可以直达南康郡,路线近却山路崎岖。

这两条路,一条为正,一条为奇,正是用兵之道。”

刘益守叹了口气,给阳休之解释了一番。

“巴山郡我们已经打通了,临川郡这边……其实只是担心那些人为陈霸先所用,截断我们的后路。”

阳休之小心翼翼说道。

“这只是其一,罢了,临川郡的地形真是有点棘手。只怕余孝顷等人,也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替我们当开路先锋的。”

刘益守停下脚步,眺望豫章城东面的大湖。

不能因为江州部分豪酋投靠了,就把那些人往死里用。要知道,这些人也会看眼色,他们知道你的主意就只是为了消耗对手的兵力,那些人也会反水的。

刘益守可不敢过高估计余孝顷和黄法氍等人的节操。前世常申凯不也打着消耗共军兵力的谋算,来对付那些军阀出身的杂牌军么?

此举不能说没有效果,只是最后自己的主力都被那些所谓的杂牌军给坑死了。

“要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勾引那些临川豪酋攻临汝(江西抚州市)就好了。”

刘益守按着豫章城墙上的女墙缺口说道。

“主公,属下虽然对军略不太懂,但是那些临川郡的豪酋们,他们就是打算拼到我们粮草不济。南面的广州我们也无法封锁。

真的要跟他们耗下去么?”

阳休之有些担忧的问道。

“目前,也只能这样。”

刘益守压下了心中的念头,不能随意把那些已经诏安的江州豪酋们当卫生纸给消耗掉。在没有希望的战斗中,不能指望这些人有多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