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解决了,又没完全解决(第2/3页)

“主公,你说的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王伟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所以。刘益守的信息来自前世,比较超前,上述三个族群目前虽然已经自成一派,但却都在形成当中,只是初见雏形。

很显然,大庾岭古道的重新修葺,将会极大影响广州本地各族群的构成,未来可能的影响之大,完全无法预测。

“两晋战乱,永嘉南渡,很多中原大姓从大庾岭古道来到广州,被朝廷编为客户,也叫客家人,多半聚居在韶关附近。

而广府人,很多则是当年随着大秦南下的楚人,与本地俚人杂居后形成的岭南族群。

最后这个所谓的潮汕族群,乃是战国时期,越国被灭,越族大规模南迁。越王勾践的子孙后代的一部分来到九龙江与广州以东地区,和当地闽人、蛮人融合后,建立的新族群。

不过那边多半是不毛之地,人口也少,此番根本没有参与到广州的叛乱之中,之前都是宇文泰在跟那些人打交道,陈霸先也控制不了他们。

如果说他们之中谁是蛮夷,那么只能说他们都不是蛮夷,都是我汉家子民。但是处置他们,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刘益守如数家珍的说道。

听到这话,王伟大为叹服。

陈霸先在这里算什么人呢,他算是外人!包括刘益守在内,朝廷指派的各级大小官员,都是异地为官,都是“外人”。

然而,广州本地的各族群,彼此之间,也不算是“自己人”,他们彼此之间也非常排外,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年代久远。

这里的乡土气息非常浓厚,跟建康周边隔几十年就换一波权贵,根本不在意你是不是本地人的情况完全不同。

“主公,广州这边的情况,和属下之前想的不同。属下以为这里应该是人丁稀少的蛮荒之地,晋朝的丁口账册显示,这里应该只有五千户左右……”

王伟一脸郁闷的说道。

永嘉南渡,不知道多少中原人南下,而广州地区相比中原,要安定许多。晋朝的老黄历,已经严重与现在广州地区的情况脱节。

如今在广州地区,把各族群都算上,别说是五千户,只怕五十万户都是往少了说!一个冼夫人旗下都有超过二十万户的俚人!

难怪陈霸先会落荒而逃,没有朝廷在背后力挺,他手里的那点实力,根本摆不平本地族群!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翻船。

“主公,如今要怎么处理广州这里的豪酋呢?”

王伟发现刘益守对广州地区的治理思路跟自己完全不一样,于是索性就不提自己是怎么想的了。

“说实话,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但是朝廷可以强化对番禺、北江流域及东江中下游的控制。朝廷不处置这些豪酋,但是要将那里的豪强重新划分居住区域,将他们安置在别的地方。

别处也要让一些地盘出来给那些人安置,这算是各打五十大板,作为对于他们从贼的惩罚!

这些不得不迁徙到新地方的豪强,一定会跟新地方的原住民发生矛盾,到时候朝廷拉一边打一边,谁弱就扶持谁,互相制衡就可以了。想要用常规手法对付这些人,比如说杀人立威什么的,会让广州这里的豪强们人人自危。

待我们有实力来经营广州的时候,再来精耕细作布局也不迟。

大庾岭古道修复后,建康南下到广州的贸易线路以及人口迁徙的线路已经打通。优先保证这条通道被我们掌控在手里,再来谈其他的事情。将来有的是时间经营广州,不必现在一口气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刘益守叹息说道。

他也想一劳永逸,但前世的经验教训告诉他,那样处理,只会什么都抓不到。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朝廷对广州本地所有的豪强都“稍加惩戒”,那么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械斗与冲突,他们也不得不跟朝廷妥协,以换取更多的支持。都打板子,也是一种“另类公平”。

毕竟,谁想炸毛,另外的人却可以跟朝廷合作,到时候谁倒霉一目了然。

这样比单纯的杀人立威要好!

此时广州地区无论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广府族群,又或者是客家乃至潮汕族群,全都是好勇斗狠之辈,却又不乏有奶便是娘的狡黠市侩。

甚至同一大族之内,大族欺压小族,大房欺压小房,强枝欺压弱枝之事屡见不鲜,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杀鸡儆猴这一套,在这里根本不管用。

当然,若是能把陈霸先抓到,拿他祭旗警示本地豪强大族,那或许还有点效果。

“我把处理广州这边事务的要点写下来,你在番禺城坐镇,让杨忠配合你镇压不服,到时候脏活累活让侯安都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