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机会!机会啊!(第3/3页)

“不如属下去一趟汉中,对世子晓以利害。无论如何总要去试试再说。”

陈智祖恳求道。

萧纪默然,萧圆照毕竟是自己的嫡长子。虽然被朝廷强行封了汉中王,但在萧纪的传统意识里面,那还是继承自己家业的子嗣。

“姑且去试试吧。我修书一封,你带去汉中吧。”

萧纪叹息了一声,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陈智祖领命而去,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汉中。

等他到了汉中与萧圆照见面后,将萧纪的亲笔信交给后者。陈智祖对萧圆照晓以利害,几乎好话说尽。

在他的循循善诱与苦心劝说下,萧圆照终于答应了萧纪的要求:等自己安顿好汉中的诸多事务后,便会回到成都,不再管那些烦心的政务。

然而,等陈智祖前脚刚走,萧圆照就立刻写信,派人送到离汉中最近的梁国重镇襄阳,向朝廷求援,让朝廷派兵入主汉中,保护他的封地!

吃到嘴里的肉,还有吐出来的道理么?萧圆照根本就不相信老爹萧纪的承诺,却也知道凭借着手中对他忠诚度并不高的军队,无法保护汉中。

不过他也有几分急智与头脑,知道自己是朝廷册封的汉中王,朝廷也必然会保护他的封地不受侵害。要不然,朝廷中枢的权威何在?

这封信很快就到了掌管荆襄政务,坐镇襄阳的毛喜手里。脑子活络的毛喜,顿时就明白,这是一个入主汉中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若是等萧纪回过神来,攻克汉中虽然也可以办到,但所付出的各种成本肯定要高不少。

事关重大,毛喜根本不敢委托别人,只能暂时把政务交给副手来管,自己则是亲自带着萧圆照的亲笔信,坐船水路火速前往建康,几天之后,正好在刘益守生辰那天赶到!

于是便有了寿宴上的这一幕。

……

“主公,之前我们封萧圆照为汉中王,就是为了离间萧纪父子。无论计策是不是会成功,终究会让他们父子间产生裂痕。

如今看来,效果似乎比预料之中要好。主公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要如何应对这件事?”

毛喜沉声问道,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严重不符的沉稳。毛喜好奇计,胆大心细,常有惊人之举。而且出的点子一个比一个毒辣,风格可谓是独树一帜。

“兵贵神速,今日便从建康派兵,以换防为由,逆流北上汉中!”

刘益守一脸肃然说道!

“今日?现在已经是夜里了啊!”

毛喜惊呼道。

别的不说,大军粮草都没有准备呢!

“来不及了,你去传令杨忠部一个营五百精锐,接到命令马上出发。沿途再行补给。”

刘益守之前就建立好几支“快反部队”,在一日之内便可以整装待发的那种。

两个步卒营各五百人,一个掷弹兵营一千人(为保证火力双倍配置),一个骑兵营五百人,一个斥候侦查营(配备弓弩)五百人。

加在一起也只有三千人。

这些人全部脱产,不必回家务农,都是从军中选拔出来的好手,身为职业军人当做尖刀部队使用。若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些人妥妥的银枪孝节了。

“主公,五百人是不是……”

毛喜觉得刘益守有点托大了。

那是五百人,不是五千人啊!一场大战下来,战死的人都不止五百,调动这点人能顶什么用?

可若是要调度五千人西进汉中,真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事情。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像调度五百精锐这样轻松写意。

到底是追求时间上的优势,还是追求兵力上的优势,很多时候,是一个令所有统帅都头疼的问题。毛喜忽然意识到,刘益守刻意压缩最精锐部曲的编制规模,不是没有理由的。

“明白了,我这便走一趟。”

毛喜拱手行礼道。

等他走后,刘益守才微微皱眉,长叹一声。

这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他根本一点准备也没有。嗯,也不能说完全没准备,只是说没有跟萧纪开战的准备!可是刘益守觉得自己虽然没准备,但估计萧纪更没有准备!

这一次就是比拼执行力与快速反应能力。萧纪有距离上的优势,刘益守有组织度与人力财力上的优势,最后鹿死谁手,还真不太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