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被盯上小绵羊(第2/3页)

萧纪绝不可能等我们从容布置好再反应。他们离汉中的距离更近些,我也没有选择。

而且还要留一部分精兵防着关中那帮人。

所以说……很难选择,只能委屈一下你了。”

刘益守拍了拍杨忠宽厚的肩膀说道。

“明白了,请主公放心。”

杨忠拱手说道。

风高浪急,方显英雄本色。如果万事俱备什么都给安排好了,随便叫个武将过去就能搞定。杨忠觉得并不足以显示他的本事。

“你办事我一向是放心的。”

刘益守微微点头道,看到杨忠似乎还有问题要问,他又补了一句:

“段孝先远投而来,其心甚为诚恳。此番让他跟你一同前往汉中吧。有什么难以决断之事,你可以多问问他的看法,最后你再拿主意。

一切以你为主。

至于萧圆照,如果有反意,亦可以杀之不留后患,你自行斟酌。”

刘益守不以为意的说道。

杨忠一愣,随即心领神会,拱手退下。

等杨忠走后,刘益守又派人去王伟家,把他叫到自己书房。

“看你的样子,似乎不像是从床上爬起来的啊。”

刘益守看着衣衫整齐的王伟,揶揄说道。都这个点了,已经过了子时,不可能有人从床上爬起来,速速到他这里还能衣衫整齐的。

除非压根就没睡!

“谁说不是呢?元亶家的人找到元明月,硬是求我给主公说说好话,把他们家的女儿往主公这里塞,唉!”

想起这件糟心事,王伟就一脸烦闷。

李祖猗的示范效应是很厉害的,刘益守故意让人放出去的那些消息,确实起到了千金买骨的作用。

连元氏的人都坐不住了。

“这种事情无妨,随便你怎么弄都行。今夜着急叫你来,是想你跑一趟汉中,务必要在杨忠的兵马到达之前抵达。然后跟萧圆照晓以利害,告诉他朝廷一定会给他撑腰!

你是朝廷大员,又是我的亲信,说话比得上十万大军。萧圆照必定会听你吩咐。

就算不成,你是朝廷使节,萧纪父子也不可能把你怎么样,毕竟他们不是魏国的人,现在跟朝廷也没有公开翻脸。

我让戴子高跟随你左右,另有落雕十人为亲卫。事有不谐,可行班超斩匈奴使节故事。”

刘益守伸出右手,做了一个劈砍的手势。

听到这话王伟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他压低声音问道:“主公是说关中那帮人……”

“有备无患而已,并不能排除关中那帮人知道这件事的可能。”

刘益守淡然道。

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手让杨忠带兵火速前往汉中,沿途再行补给。一手让王伟先行前往,稳住萧圆照,用朝廷的威信镇场子,为杨忠争取时间。

至于关中那帮人,说实话,刘益守觉得他们不太可能傻乎乎的直接出兵。

蜀地出汉中,跟关中出汉中,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的路比后者好走得多!关中的军队要到汉中来,除非是出其不意的偷袭,否则基本上就是有去无回。

贺拔岳无论如何,也会先派人来跟萧圆照接洽一番。如果有对方作为接应,那么攻略汉中这件事基本上就成了一大半。

若是萧圆照不待见他们,贺拔岳就要考虑一下出兵的风险了,不太可能就这么头铁莽一波。搞不好就真的把精锐折在汉中了。

王伟领命而去,直接驾马车去京口渡口,连家都不回了。只是派人回去跟元明月支会了一声。

等王伟走后,刘益守这才如同虚脱一般的坐到桌案前,感觉身体的力气都被掏空一般。

看他作出决断像是很容易一样,其实很多事情他平日里就有做功课,有过预案,想过后果。

事发突然,有些事情根本来不及细细思量,刘益守几乎都是下意识的做决定,靠的全是平日里的积累。

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消息的传递需要时间,决策需要打提前量。这对于一个势力的首脑来说,非常重要,办事绝不能后知后觉。

凡事都要料敌先机,这是非常高的“硬指标”。

某种程度上说,“断”比“谋”要重要得多。判断力,才是领袖的第一能力,其智谋的不足,可以由麾下谋士补齐。

如果主公又能谋又能断,那就是天生当皇帝的料。

刘益守临机决断的能力,可谓是当世无双,他总能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面作出正确的判断。

然而,哪怕是这样厉害的人,在作出决断后,接下来的事情,也无法面面俱到的掌控,他能采取的措施也很少了。

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说的这个,能不能成功,很多时候还需要一些运气成分,非人力可以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