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打过刘都督脸的人最后都死了(第2/3页)

原本大家都以为梁国就此安定下来,建康城变得晚上不关门都无所谓。结果现在来这么一出,令所有人都想起了兵荒马乱。

盛世的幻影被戳破,肯定会影响日渐繁荣的建康商业。

“说吧,这些海匪的头目是谁?”

刘益守无奈叹息问道。他很想追究吴明彻的责任,但却也知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焦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小问题弄成大麻烦。

海匪的猖獗,是跟梁国那些江东鼠辈们日益膨胀的野心息息相关的。以前有北方的军事压力,这些人尚且可以妥协一下。如今北方的军事压力骤减,这些人便开始作妖起来。

所谓的海匪,不过是这些人第一轮试探罢了。这一波要是妥协了,可以预见,蹬鼻子上脸只是必然。

“呃,这个人主公也认识……他就是陈霸先,哦,还有他两个侄子。

他们这几年收编了不少零散的海匪,麾下不少投靠的贼人,颇有些气候了。”

吴明彻小心翼翼的说道。

“陈霸先?这家伙居然没死?”

刘益守满脸古怪问道。

他愣是没想到这会居然是陈霸先在给自己添堵。在自己印象里,陈霸先从广州败亡后就出海不知所踪,有传言说船是在海上遇到风暴,然后沉船了。

没想到这家伙蛰伏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出来兴风作浪了!

“你们手里都是快船,难道就追不上?”

刘益守面色不善问道。这次他被人打脸,还是在距离建康咫尺之遥的京口,要是不能找回场子,那简直是奇耻大辱。

这种事情,别人或许能忍,刘益守可不能忍。

他不会惯着陈霸先,以前或许放对方一条生路无所谓,如今,只能大刑伺候,你死我活。

“回主公,在江面上我们占优势,但到了海面上,那些小船就不顶用了。我们也没有海图,出海风险极大,无法追击那些贼寇的海船,请主公见谅。”

吴明彻提到了一个刘益守目前的知识盲区。

江船和海船是不一样的!江面与河道内玩得飞起的战船,出了海或许就变辣鸡了。

现在朝廷的海船,多半都在闽浙,在王僧辩那边的船坞里,而不在建康。

“行了,近期严密防守江面,对来历不明的船只都要盘查,去忙自己的吧。”

刘益守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吴明彻如蒙大赦,赶紧退下不敢再触霉头。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麻烦可是真麻烦。”

眺望远处的长江江面,刘益守轻叹一声,心情糟糕透顶。

此时的京口,几乎等同于海港。他前世那个时候的上海等地,都是滩涂,陆地都是后来泥沙冲积而成的。所以此时的建康和京口(镇江),要远比前世的时候靠近海岸。

甚至可以这么说,京口这年代就是海港!

“下旨斥责一下王僧辩,就说京口与广陵连连被袭,是不是要等海匪杀上鸡鸣山,他才肯用心剿匪啊?

让他赶紧的动起来,不要有养寇自重的心思!这闽浙都督,他不能当,我就换个人来当。

海匪头目就是陈霸先,让王僧辩自己看着办!”

刘益守沉声下令道,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好的主公,在下这就去办。”

王伟也知道这回刘益守是动了真怒,不敢怠慢,连忙写好诏书,派人送到台城,由中书省下发到闽浙。

“对了,在吴兴张贴告示通缉,特别是陈霸先的家乡,多派人去盯着点。一个人要成事,没有故乡人支持那是不可能的!吴兴那边一定有不少人是跟陈霸先私通的。”

……

在广州打造战船,准备干一番“大事”的宇文泰且不去说,毕竟他的心情不坏,剿灭闽浙海匪,对他而言百利无一害,顺便还可以为自家的子侄铺路,没什么不好的。

然而,在晋安郡(福州)侯官城附近水域疯狂打造战船,准备出海“剿匪”的王僧辩,日子可就难过了。

尤其是得知了在沿海呼风唤雨的人是陈霸先,而且这厮还好死不死的去建康附近挑衅后,王僧辩就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刘益守直接撤了他的都督职务。

不过该来的事情,无论好坏,最终都是会来的。朝廷斥责的政令还是送到了王僧辩手中,看完之后,他这才松了口气。

好消息是,刘益守并不会将他革职查办,闽浙等地军务,依旧是由王僧辩负责打理。

坏消息是,刘益守的忍耐似乎已经到了极限,如果再出什么大事,或许对方就不会像这次一样好说话了。作为一个降将,能得此重用,王僧辩心里是有逼数的。

他只能死死抱住刘益守的大腿,否则天下就没有可以给他容身的地方了。

“兄长,吴王好像很生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