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负荆请罪(第2/3页)

韦孝宽一脸惭愧说道,拱手低头不敢看刘益守。

“各为其主而已,韦将军无须自责。”

刘益守淡然说道,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军服,命人递给韦孝宽。看到这一幕,韦孝宽忍不住苦笑,自己的一切想法都在对方掌控之中,眼前这位吴王,实在是太恐怖了一点。

今日收到梁军送来的两车粮食,韦孝宽就知道,刘益守已经将他们的弱点看得一清二楚。

武关方面已经失去了长安那边的支援,本地粮草不足以长期自持。

刘益守送粮食过来的隐藏意思很明白:你快没饭吃了吧?想不想继续混饭吃?我这里有饭,你要不要过来吃啊?

底细都被人看穿了,继续拿捏着还有意思么,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韦孝宽收到梁军的粮草后,没有丝毫犹豫,准备好柳条,孤身前往梁军大营“负荆请罪”。

类似于“无条件投降”。

之前他还想着能不能谈一下条件,没想到刘益守倒是很直接,不动声色就把他敲打了一番。既送粮表达了善意,又提示韦孝宽不要耍花样,双方也没有因为这件事闹得不愉快。

送粮的大方送了,收粮的快活收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韦孝宽心中暗暗警惕,这位梁国的刘都督,真踏马是一号厉害人物,不可小觑啊!

“韦将军那封信,写得很及时,也很有远见。不知道如今韦将军对于关中的事情,有什么可以教我呢?”

刘益守亲自给韦孝宽披上军服,双方落座以后,不动声色的询问道。

发现对方欲言又止,刘益守笑道:“有话但讲无妨。”

“回吴王,如今关中的情况,就是一个字:乱。什么都乱套了,贺拔岳建立的国家体系也乱套了,如今政令出不了长安,与关中各边塞也失去了联系。

以末将浅见,尔朱荣甚至高欢等人派兵入关中,只怕已经是箭在弦上。”

韦孝宽沉声说道。

不得不说,老硬币的眼光,从来都是不差的。他们看战略局势的走向,正如同老铯铍欣赏美女一样,总能谈论到点子上。

“甚妙,接着说下去。”

刘益守微微点头说道。

“关中困苦多年,自上而下都憋着一股戾气。如今猝然失序,必定让很多人铤而走险,以至关中盗匪成群。

关中之前困苦,百姓们只知道苦,却并不明白乱有多可怕。看到贼兵四起,只怕抵御贼兵的人不见得有多少,参与贼军,想借此改变命运之人却如过江之鲫一般。

所以依末将浅见,吴王屯兵洛州以观后效为上,率部入主关中为下。若是吴王不放心,可令一偏师从汉中走陈仓道入关中以为支援和疑兵,在关中开辟第二个战场也是无妨。”

韦孝宽慢悠悠的说道。

这些话他想了很久,不是没想过有触怒刘益守的可能。武关门户大开,忍得住不入关中的人,那真不是简单人物!

之前大家又不是很熟,谁知道刘益守能不能忍得住呢?

“很有意思,韦将军接着说下去。”

刘益守继续点头,似乎不置可否的样子。

“关中虽然疲弊,但民风彪悍,很排斥外人统治。吴王率雄兵入关中自然是没问题,然而在关中耗费太大精力,难免得不偿失。

尔朱荣、高欢之流,不可能被关中本地人接纳,彼此发生冲突与矛盾乃是必然。那个时候,关中本地人还不知道吴王和麾下王师的好,在他们看来,吴王也只是外来人,跟尔朱荣之流没有本质区别。

只有等关中人打累了,不得不停下来审视自身的时候,才会想要和平与安定。

吴王和麾下王师可以为关中带来和平与变革的动力,可以为关中本地人提供出路和上升的通道,那么民心与支持,自然就会来了。有尔朱荣等人在前面,两相对比一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无论如何,冲动的人要打累了才会停下来,才会听得进劝。现在吴王无论对关中的人说什么,他们都是听不进去的。

天时地利人和,平关中缺一不可。如今吴王拥有武关可谓是占有了地利,但仅有这一点,还不足以入主关中。”

韦孝宽把自己想说的话一股脑的倒了出来。如果不是为了把这番话说出来,他不必跑武关这里来等刘益守。

当初,贺拔岳为关中人带来了和平。当然,这确实很宝贵,却又不太够意思。

因为本地人依旧没有出路,关中的出路从来都在关外。而今,关中人把贺拔岳的成果当成了理所当然,他们暂时体会不到和平的可贵,只觉得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

当内卷失去了秩序,就变成了疯狂的互相倾轧!在失序之初,人们往往还意识不到秩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