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秋后算账(第3/3页)

“你怎么连医者不自医的道理都不明白?”

刘益守将小黄文放下,痛苦的捂住了眼睛抱怨道。这些东西流传后世,不知道后人会如何看待他,真是造孽。

果然,女人若是疯狂起来,就没有男人什么事了。

……

刘益守跟羊姜透露的那一点消息,不过是河东剧变的冰山一角罢了,实在是不值一提。

尔朱荣出兵河东,看似来势汹汹,然而高洋却能后发先至,提前与河东本地大族,如裴氏、薛氏等谈好了利益分配。从而掌握了局面的主动权。

高洋很是大方,河东盐池(运城附近)他每一袋盐抽税两成,以盐交税。

他则是保证盐池的所有权归那些本地大族,不干涉盐池生产销售。

也就是说,河东大族控制的盐池每产出十袋盐,高洋的人拿走两袋,其他的,可由河东大族自由分配售卖。

这个条件可谓是十分优厚,说到了河东本地大族的心坎上了。

因为小河东地区缺粮,常常需要以盐换粮,导致粮价高企。本地大族若是以粮食交税,可谓是得不偿失。

隋唐时期把小河东划到了跟晋阳一个行政区,变成了“大河东”。

太原盆地丰富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地,让这里并不缺乏粮草。两地一体化,使得大河东地区有了自立的本钱。

后来无论隋末还是唐末,强藩皆出河东,深刻影响了五代十国乃至北宋初年的政治格局,原因便在于此。

有了河东本地大族的策应,尔朱荣大军的行动全对高洋单方面透明。

而且尔朱荣大军来到河东后,本地大族皆进入坞堡自守,不与之合作,导致盐池完全停工。

尔朱荣大军占据盐池后,找不到采集食盐的盐工,更没有采盐的技术。虽然占据了盐池,短时间内却无法产出一粒盐。而且冬天各处河流结冰,也不适合产盐。

于是尔朱荣气急败坏命麾下大军攻打本地大族所在的坞堡。天寒地冻不利于攻城,夜间还被本地大族的乡兵所袭扰。这些事情搞得尔朱荣麾下兵马苦不堪言。

而慕容绍宗则是建议:冬天盐池结冰不能采集食盐,所以本地大族也丝毫不惊慌。不如等到春天冰雪消融,将盐池周边的堤坝都挖开,让附近山林里的浊水污染盐池,稀释盐池,让盐池无法析出盐晶。

这样便可以长久破坏河东盐池,今后数十年时间都未必能恢复。

如此一来,必能逼迫河东本地大族就范。

然而尔朱荣却认为,河东盐池将是他和麾下势力今后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若是毁坏了,与作茧自缚无异。破坏了盐池,河东大族固然落不到好,但尔朱荣也没好处。

如今晋阳所需食盐也是来自河东,破坏了盐池,且不说让河东大族屈服,就连晋阳原本的供应也会大受影响。

尔朱荣完全不能接受这种两败俱伤的建议。

在拒绝了慕容绍宗的建议后,尔朱荣下令强攻河东世家坞堡。然而在关键时刻,高岳带着五千精兵,包含一千百保鲜卑,在河东本地世家乡兵的策应下,趁着夜色袭击了尔朱荣军大营!

连日攻城,疲惫不堪的尔朱荣麾下大军惨败,士卒们四散奔逃,尔朱荣与慕容绍宗带着一队精骑狼狈退到平阳,暂时退出了攻略关中的行列。

然而乘胜追击的高岳又带兵强攻平阳,想一举收复平阳,打开进入晋阳的通道。

没想到尔朱荣带着为数不多的精骑出城野战。因为长途行军,高岳军士卒同样疲惫不堪,于是又被尔朱荣打了一闷棍,以惨败收场!

当然了,尔朱荣兵马不多,无法扩大战果,得胜后不得不谨守平阳,等待晋阳的援兵。

河东的局势一下子又僵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