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如烟花般绚烂(上)(第2/3页)

尔朱荣眯着眼睛,看着远方的积雪,似乎还有马蹄印隐约可见。

……

随着冬季的渐渐远去,刘益守已经离开壶关城,并将自己的随员一同转移到了乌苏小城。

这里是上党郡通往晋阳的最后一站,再往西便是上下高低起伏的山路,这条路的尽头,则是晋阳邬泽南面的介休,梁军已经控制了介休,并且从野王而来的江州山地兵马,与粮秣辎重一起,正源源不断运往介休。

站在乌苏小城的城头,刘益守眺望着远去的运粮车队,似乎连骡子身上的响铃,他都隐约都能听到。此时的他,看上去并不像在壶关城那样气定神闲。

“主公,韦将军派人送来的急报!”

阳休之匆匆忙忙的将手中封有火漆的竹筒交给刘益守。

拆开信看了许久,反复确认了其中的信息,刘益守满意的点了点头,松了口气。

“主公,传令兵还在城墙下面,要传军令么?”

阳休之压住内心的激动询问道,他善于察言观色,一看刘益守的表情就知道绝对是好事。

“传我军令,让韦孝宽依计行事。我们现在就动身前往介休。”

刘益守正色说道,已然收起笑容,不像是在开玩笑。

“去介休?”

阳休之心中一惊,介休是祁县梁军的屯粮之地,难道晋阳的事情已经搞定了?

“对啊,去晋阳收拾尔朱荣留下的烂摊子。”

刘益守轻叹一声,颇有些唏嘘感慨,随即他将信件交给阳休之查看。

阳休之一目十行看完,只见韦孝宽在信上说:尔朱荣已经带兵追击阿那瓌,预计将在罗阴或者罗阴以北的山道爆发激战。他会趁机带兵出击,在阳曲县附近埋伏,截杀得胜归来的尔朱荣,请刘益守早些入晋阳城主持大局。

信中并没有说梁军要如何入晋阳,也没有说为什么他料定尔朱荣必胜。但韦孝宽说得言之凿凿,显然是胸有成竹,不是无的放矢。

阳休之明白,有些机密大事,刘益守都是与执行之人单独联系,因此他也不知道韦孝宽是得了什么军令,想来一定是让人惊掉下巴的那种。

“十多年前,尔朱荣初入洛阳,城内有一无赖少年对他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尔朱荣听了以后不以为然,跟蔡桓公一样,什么好话也听不进去。

如今,还是那个无赖少年,马上就会对尔朱荣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尔朱荣有没有弄明白他究竟错在哪里。”

刘益守又是一番感慨,回想当年往事,真是沧海桑田,令人不胜唏嘘。

尔朱荣能有今日之祸,全都是他咎由自取,甚至老天都很厚待于他,让他现在都有个能安身立命的地方!

尔朱氏与北魏皇室拓跋氏渊源极深,开国皇帝时就交情深厚。尔朱氏先辈知道自己契胡出身,被人看不起,挤不进去上流社会的圈子,于是花了一百多年时间,利用联姻的方式,在帝国上流圈子精耕细作,打造了一张近乎无敌的关系网!

在胡太后毒杀明帝之前,尔朱荣已经踩着先辈们的肩膀,混到了帝国上流圈子里面的核心位置。他能够在明帝死后兴风作浪,并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华无人能敌,而是尔朱氏从前打造的关系网,在全方位给尔朱荣加buff。

尔朱荣能控制住六镇里面的那些人,将边镇各路人马收编到旗下,除了他本身能打外,尔朱氏在北魏帝国上层的关系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人脉关系的重要性,有点类似于高欢借助娄昭君家里的关系发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有了北魏朝廷的官方背书,尔朱荣才有发挥他军事才华的机会。

而不是相反。

乱世开启,有官方认证的是官军,没有官方认证的是反贼,几百年前的曹操都明白这个道理。

那个时候,人人可为反贼,唯独尔朱荣不可以,因为他不仅跟元氏宗室深度绑定(老婆就是元氏宗室,还是明帝岳父),而且尔朱氏打造的百年关系网,让他可以利用“忠臣”与“权臣”的外衣,从北魏帝国无限制的借力,剿灭各路势力。

这是尔朱荣相比高欢贺拔岳等人无可替代的绝对优势,也是捆在他身上的绳索。

这让他可以当霍光,可以当诸葛亮,甚至可以当曹操,唯独不能当司马懿与刘裕。

但尔朱荣入洛阳之后,飘了。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把尔朱氏苦心经营百余年的关系网全都斩断,让自己成了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