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番外:家祭无忘告乃翁(第2/3页)

可是如意去世之后,匈奴人就不给汉朝皇帝送熏鱼了。

都说人走茶凉,这个道理在那儿都是一样。

如今匈奴人的统治者,是冒顿的孙子,军臣单于。军臣单于是一个很有野心的新皇,非但不送熏鱼,还要求真正的汉朝公主来和亲。

同时,匈奴人的骑兵大举南下,在边境掠夺了大量人口和财富,次数多得无法计算。

“真是岂有此理,欺我汉朝无人不成?”

“阿鲛才那么小,去嫁给这样一个不洗澡的?”

“去他妈的匈奴人,放他娘的狗屁!”

年年把匈奴使臣送来的文书,用力地摔到了脚下。和亲是不可能和亲的,他不舍得让女儿去吹北风冷硬的风,从此成为男人炫耀权力的工具,等老单于一嗝屁,又嫁给新一任单于。

更何况大家都是男人,心里都门儿清。

娶个女人回来,好看就用一用,不好看就当花瓶摆着。你指望军臣单于得到真公主,就不来侵犯你?

你咋那么天真呢。

年年还记得,父皇曾经跟他说过,匈奴人并非战无不胜,只要有足够的军费和人马,汉朝大军踏平焉知山,指日可待。如意皇叔在匈奴生活了几十年,早就把当地的地形图和兵马分布图弄清楚了,这也是一大助力。

“打!”

皇帝面无表情地下令了。

靠着父亲发明的马鞍、家里这些年攒的钱,还有全国每年卖茶叶换来的良马,刘年剑指北方,花了足足八年的时间,把匈奴人的北海都打下来了。

残余的匈奴旧部放弃最丰美的水草和牧场,只能远走西边大漠。

大军的得胜归来,让年年高兴极了,鱼儿喜极而泣,因为她的女儿不会再受人威胁。

没有人敢强迫公主和亲出嫁了。

十八岁的阿鲛公主正是青春貌美的年纪,她还没有嫁人,但明显感觉到父皇对匈奴的强硬态度,是因她而起的。朝堂中也有和亲派的大臣,认为天子嫁女就能摆平的事情,没必要大费周章去打仗。

“放屁!”太子阿鳙听到了一些风声,就立刻跑过来安慰姐姐,“姐,你别怕,孤不会让你去嫁给匈奴人的。”

“谢谢阿鳙。”

阿鲛沉默了一会儿,谢过了弟弟的好意。

她是父母头胎生的孩子,虽然是个女孩,但也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她小时候听着祖父和祖母的教导,可谓是宫中的小霸王,胆子很大,脾气也很大。

她不惹事,也不怕事。

军臣单于要求和亲的事情,虽然被皇帝压了下去,但到处都是透风的墙,总会有人知道的。

皇后和公主都知道了。

鱼儿的心里十分发愁,当年的高祖皇后哭一哭,鲁元长公主就不用去和亲。要是她这样哭也有用,那她也去未央宫前头跪着哭三天三夜。

“别,母后不能去未央宫哭,我们都应该相信父皇。父皇是英明的,他会做出最好的决策。”

“唉,是我冲动了。”

阿鲛出言相劝,把鱼儿劝住了。

堂堂皇后去未央宫面前哭,还嫌不够丢脸吗?

公主看得明白,那么多年里,父皇也只有母后一个女人,母后这样一闹,反而会让父皇觉得母后不懂事。

当一个男人觉得你烦,就离他厌弃你不远了。

阿鲛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情,弄得父母的感情不和。即使最后真的落到和亲的地步,她也愿意相信父母是爱她的,只是不得不这样做。

万一她真的要去和亲的那一天,她一定坚强地往北而去,绝对不哭。匈奴人的习俗是父死子继,她也不怕,她生得这样美,只要单于不是喜欢男人,总不会为难她的。

甚至她还可以借着阏氏的身份,加深对草原上的控制。

这就足够了。

西施能做得到的事情,她阿鲛为什么做不到呢?

大汉庇佑了她那么多年,是时候让她来守护她的国家。

听到单于被杀,匈奴人败退漠北的消息,公主捧着茶杯的手停了三秒,下一秒抬起头来,笑容天真又灿烂。

今晚,她终于能睡一个好觉了。

……

把匈奴人的土地都纳入大汉的版图后,皇帝觉得要在北海祭天,来告诉祖宗他现在有多牛逼多牛逼。

大臣们都没有反对,能把匈奴人的海占了,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皇帝留下太子监国,就放心地让御驾往北而去,一路上跨过了辽阔的草原,终于来到了一个巨大的水域面前。

北海,也就是后世的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一深湖,也是亚欧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这里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侍卫们一网下去,能打起数米长的大鱼。瞅瞅鱼嘴里的那一排牙,又尖又密,一看就是吃肉长大的大鱼。

皇帝说了,要因地制宜,捕鱼来祭拜祖宗。随从的表情都很虔诚,连皇后和阿鲛也敛起笑容,忍不住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