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司马衷不傻(28)(第2/3页)

贾南风:总感觉妹妹在内涵我和德真。

我不清白,我们连裤子都脱了。

既然女儿说没有,郭夫人总是相信孩子的。她没有多问,干脆利索地把厨房水缸里的一条鲮鱼给杀了,剔骨剁成了鱼蓉,加了油,和面粉一起活成团。

至于贾南风和张嫣,被她安排了洗一些晒干的香菇和木耳,这种活儿简单,小孩都能做好。最后再混合着肉馅剁碎,拌上劲儿,才包成一个个滚圆的小饺子。

因为加了鱼肉做皮,饺子入口特别爽滑,太子说要喝面汤,干脆就拿一个大碗给他装了煮饺子的汤,打散了一个鸡蛋。

洒了点葱花在上面,又加了鱼,味道能鲜得人眉头都掉了。

“好香啊!”

等萧靖吃到嘴里的时候,已经是卯时整(清晨五点),外面的天都蒙蒙亮了。他打着哈欠,三个人在书房里好无聊啊,三缺一,连麻将都打不起来。

刚开始太子还问了两句边关的军事,但萧靖听出来了,贾充压根都不是打仗的料子,就是去混日子的,整天龟缩在军营里头。

问贾充还不如问韩寿知道得清楚。

少年一看到门口有人影,眼神都亮了,他立刻跑了过去,双手从丈母娘手里接过水饺。他喊了一声“娘”,喊得那叫一个顺口。

“娘做的月牙馄饨,真好吃啊,宫里都没有这种手艺。”

“娘,我以后想来你家里吃饭啊。”

“娘,鲁郡公能娶了你,他真是有福气啊。”

最后一句话,终于让贾充黑得像锅底的脸色,和缓起来。他的夫人这样好,还用得着这个臭小子夸?

他平时就经常夸,可惜夫人耳根子软,就爱听小年轻的。

“好吃就多吃点,殿下,锅里还有呢。”郭夫人见小女儿依依不舍的,揪着她的耳朵就拉她回去,“吃都吃完了,你留下来给殿下刷碗?你们这个两个,都给我回去睡觉,”

在妈妈的眼里,熬夜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都熬了一晚上了,眼圈发黑,会变丑啊。

贾南风也困了,她拉着张嫣的手,告辞道:“娘,我跟午儿回去了。”

她朝韩寿笑了笑,得到一个回应的眼神,心满意足了。她要回去补补觉,今晚德真说不定会再来看她。

他说过会给她带药膏的。

姐妹俩都是一脸疲倦,终于回到院子里休息了。而萧靖吃了一大碗水饺,还在岳父家里上了厕所,才被贾充送回去宫里。

出来的时候偷偷摸摸,回来的时候倒是大张旗鼓。

见着太子爷终于回来了,东宫的太子家丞孟冬终于把心安定下来。太子有时会溜出去,他这种宦官还帮忙遮掩着,可是昨天太子一夜不归啊!

可别是出了事才好。

孟冬担惊受怕了一晚上,心都吊到嗓子眼了,一见到太子回来,才发觉后背都出了一层汗。他眼尖地留意到太子换了一身宝蓝色的衣服,不是宫中的手艺。

莫非是外头的相好给做的?

他禀报道:“殿下,刚才陛下那边找,好像是有急事。”

“那孤先去一趟,早膳不必准备了,孤在外头吃过了。”

萧靖没来得及换衣服,就去找晋武帝。一进去明阳殿,他看见他爹板着脸,就暗呼事情不好。他弯腰行礼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晋武帝叫起。

他正想着自己站起来还是继续保持姿势,只听得头顶的声音问着:“太子昨夜去了何处?”

这熊孩子年岁不大,倒学会夜不归宿了?这怎么行,多不安全啊,欠揍!

“儿臣去了鲁郡公府上,鲁郡公刚从边关回来,肯定有很多经验的。”太子的表情有些不自信,“儿臣的脑子不灵光,得多学学,鲁郡公教了我一晚上,就是他中途去拉屎拉了大半天。”

晋武帝:???

他问的是这个吗?贾充拉屎关他什么事情?

这熊孩子,连话都不会说了,这是重点吗?

重点是你为什么夜不归宿啊。

这是一段有味道的对话,一去就大半天,肯定拉了七八斤屎,可把脑补的晋武帝恶心得早饭都要吃不下了。

“算了,太子下去吧。”

他挥了挥手,让儿子退下去,被这么一打岔,原本他想要跟太子说的内容,竟然就忘了。

昨天太子一夜没回来,他问了东宫的人,都说不知。皇帝还以为孩子去寻花问柳了,青春期的男孩有些好奇心的,也很正常。

晋武帝夜里是怎么想的?

他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对哦,是时候给儿子赏个女人了!

皇帝问身边的近侍:“昨天夜里是谁伺候朕的?”

昨天他睡的妹子还行,脸不错,技术也好,可以给太子去启蒙。新司机上路得老司机带着,要是两个都是雏,不好教啊。

宦官回答道:“是谢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