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司马衷不傻(63)(第2/3页)

“你爱吃就行,等会儿给你的系统喂两个。”

“舅舅的养生系统吃过没?”

“它吃过了,比你吃得还早。”

解决完张嫣的甜食问题之后,萧靖撸起袖子,准备解决贾充的干粮问题。行军路上没那么讲究,囫囵不饿死就行,还想吃什么口味香浓的炖肉鸡汤,那真是想屁吃。

这对干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耐放的、口味好的、能补充能量的、节省烹饪时间的。

甚至不煮,一把塞到嘴里,就能填肚子的。

张嫣很有想法,建议道:“舅舅,要不我们做一个炸面条?用高温炸过脱水,就能延长保存时间。如果再用水煮开,大概跟煮面条差不多?”

洛阳人爱吃汤面,鲁郡公府可没少煮面吃。老夫人都上了年纪,就爱吃煮得偏软的,甚至都快煮成糊糊状的,浇上一勺浓浓的炖肉汤汁,拌匀了吃。

而张嫣在府里当姑娘的时候,就偏爱吃劲道一些的细面,煮太烂就不好吃了。

吃汤面,是时下一种检验颜值的流行方法。

面对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人吃得额头都冒汗了。如果你脸上没被汗水和热气熏得妆容融化,那就证明你这个人没涂粉底,素颜很能打。

张嫣有些心虚,她很爱画素颜妆的。

骗骗直男不成问题那种。

“嫣儿说的是泡面吧?”萧靖一听就懂,但他摇摇头,“泡面炸完就会膨胀起来,几百个面饼太占地方了,还怕它被压碎。你爹虽然是主帅,带好几大车东西去打仗,那是去旅游还是度假?”

太不像话了,一点儿都不符合爱岗敬业的官员形象。

贾充很有形象包袱的,他在自家咸鱼躺是一回事。但在大老板和同事们的面前,贾充最喜欢装得自己很能干很勤快的样子。

不得不说,贾充最会装得一手好逼,所以他在晋武帝面前的形象很不错。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鲁郡公有多卖力,是国家的好栋梁!

张嫣没想出来更好的法子,觉得发愁:“那我爹吃什么啊?要味道好,又要体积小。”

萧靖认真思考着,道:“不如让你爹吃个炒面粉?我们弄得香甜一些,拿热水一冲就行。”

炒面粉是一种农村传统美食,把面粉在锅里小火炒熟变黄,闻到有浓浓的面香味,就可以密封装起来。如果保存得好,炒面粉能放几个月都不坏,吃的时候用开水冲一碗,调得稠稠的,喝下去口感顺滑,还非常养胃。

条件好的,配上烤熟的芝麻和核桃仁,一并捣碎在面糊里,再加一勺糖,吃起来会更加香甜的。

张嫣没吃过,但听着萧靖介绍,她觉得还行。

“这个好,干吃应该能填肚子,只是有些噎人。”

“这个炒面粉不难,我们做得多了,你爹晚上开会吃夜宵,也可以给随行的人员分一些。”萧靖想得周到,“只是面粉而已,大家吃了,也不会觉得你爹豪奢,反而会觉得他是干实事的。”

贾充本来在军事上没什么才能,要是将士们在外头拼命,他龟缩在营里吃大鱼大肉?

人心都会有想法的。

现在吃个炒面粉,其他人知道了,也不会说些什么。

张嫣点点头,舅舅想得深远,比她想出来的好。她提议道:“那可得把麦子去壳,细细筛去麸皮,再多碾几次,把面粉都磨得最细的面粉才好。”

萧靖听懂了,他老婆想做的是白面粉。

张嫣孝顺,只要亲爹对她好,她也会对别人好。白面粉不卡嗓子,比全麦面粉入口顺滑。

这样做出来的炒面粉会更好吃。

民间都是把麦子煮成饭,连壳的麦子跟米饭似的,加水煮熟,煮成的麦饭香气浓郁,但吃起来卡嗓子。所以洛阳城的权贵都不爱吃这一口,大家爱吃面粉做成的面条,在这个年代已经属于精粮。

但做面条的面粉,是全麦面粉。

面条劲道爽口,营养丰富,但依旧有些糙。比起后世的白面条,现在的面条是发黄的。

两人想做就做,喊着东宫的宫人们立刻就忙起来。张嫣当了一辈子皇后,就没穷过,麦粉多筛几遍,弄得精细一点,在她眼里不算什么。

萧靖没觉得白面粉有多金贵,他也没有意见。在后世人人都几乎吃得起白面粉,反倒全麦面粉成了养生的好东西。

他们盯着宫人们忙了半个月,才做出来三百斤白面粉。白花花的面粉如同雪花一样,细得不得了,连厨房里的大师傅们都说这辈子没用过这么好的面粉。

“这个白面粉也太金贵了吧,那么白,做出来的点心肯定很软。”

“可不?咱们那么多人,足足筛了十次粉!麸子都不要了,多浪费啊。”

“是挺浪费的,麸子也能填肚子啊。”

“太子要吃白面粉”的事情,被八卦的宫人们一下子就传播出去。晋武帝也听到了一些,眉头一皱,心想这熊孩子吃得那么破费,麦子都要磨十遍才能吃,是有奢靡的兆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