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高湛不荒唐(25)(第2/3页)

要是不说,旁人真会以为这是个小姑娘。

小孩生得像母亲,再加上年纪小,小胳膊小细腿的,声线还没发育,连性别都不好分辨。小孩知道自己容貌肖女,但他并不自卑。

这是娘亲给他的容貌,他每次照镜子的时候,就好像看到娘亲。

他有点想念娘亲了。

“阿瓘坐吧。”萧靖早就让人给小孩摆好碗筷,“就当是自己家里的,想吃什么吃什么,动手夹便是。”

“好,谢谢九叔。”

阿瓘接受了别人的好意,以一个好看的笑容作为回应。如今还是分餐制,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个小饭桌,小孩的饭量和大人的一样,每一样菜品都是给足的。

一来是因为阿瓘年纪小,守孝吃素三年肯定熬过不过来,影响身体发育。二来是因为大家都是鲜卑人,本来没有吃素这种习俗,只有汉人的儒家才提倡这个。

没见着高洋死了大哥,照样喝酒吃肉开派对的,压根就不用遵守规矩。萧靖入乡随俗,让侄子好吃好喝,这样他娘在天上看到小孩长得壮壮的,才会高兴。

牛肉饼、蔬菜饼、杂粮粥、蒸馒头、蒸发糕、蒸肉包、煎鸡蛋、煎里脊、热牛奶、甜豆浆……

这些东西在萧靖看来,并不奢侈,后世任意一个早餐的小摊都能卖个十样八样的。

但在小孩的眼里,这样丰盛的早饭,就是过节都没有那么好!

九叔对他真好啊。

也许文襄皇帝本人吃得比这还好,但阿瓘只是个不得宠的庶子,能吃一碗粥一块饼,已经是足够了。小孩好奇地看过之后,看了看九叔和九婶,把手伸向了牛肉饼和蒸肉包。

因为这两样的肉味最足,最香!

萧靖一看就笑了,这个孩子肯定是爱吃肉的。阿瓘正是上小学的年纪,身体急需能量,整天都会觉得饿,一顿吃两三碗都不饱。

别看大侄子长得像林黛玉,但这饭量……

起码能顶三个小姑娘!

真材实料的肉包子,阿瓘两口能干掉一个,满满的肉馅叫他满足极了。大滴的汤汁落到了他嘴边,就快要滴下来,被他一吸就吸到嘴里。

包子的外皮口感柔软,还富有弹性,手指按下去还会微微回弹。筛过的精面粉和面入口香甜,再被内里的肉汁浸润,吃起来比日常的纯麦饼强上百倍。

而面食换成另一种做法,烙的牛肉饼比肉包子还好吃!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牛肉饼,而是一份香喷喷的千层牛肉饼。一层面、一层牛肉、层层叠叠之间有汁水从牙缝里迸溅开来,只道有鲜嫩多汁的牛肉、葱花的清香、胡椒的辛辣……外皮烙得焦黄,吃起来很酥很脆,比起猪肉做的包子,牛肉饼的味道更加浓郁,让人欲罢不能。

连张嫣这种沉迷减肥的姑娘都忍不住吃上一块。

萧靖一抬头,突然间问她:“牛肉的鲜卑语怎么说?”

他半个月前才教过的,张嫣这会儿又没记起来。倒是阿瓘能会说几句,小孩试探着用鲜卑语道:“可是牛?”

“对极了!”萧靖同样用鲜卑语回答。

他看着老婆一直提不上去的外语成绩,把目光转向大侄子,都说一只猪不吃糠、两只猪吃得香(好像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光是张嫣一个人学,枯燥又乏味,即使她不笨,但也很容易学了新词就忘了旧词。

如今阿瓘来了,就不一样了。两人可以一块儿学,共同进步!

“阿瓘会说鲜卑语不?”

“会几句,以前莫贺跟我说过。”

小孩摸了摸脑袋,在他的记忆中,文襄皇帝是会说鲜卑语的。他见父亲的机会不算多,只会说“莫贺真威武”“莫贺你是大英雄”这样的彩虹屁。

牛肉这个词,还是他听高澄说赏赐给有功之人,才记住的。鲜卑人爱吃牛肉,能叫高澄请吃肉的,那就是他喜欢的人。

以前嫡兄高孝琬经常能和父亲一起吃牛肉,没有他的份儿。

其实他也好想吃烤牛肉啊……

萧靖留意到小孩的情绪有点低落,他猜到了什么,安慰道:“没关系的,以后阿瓘也能吃上很多牛肉,九叔请你一块儿吃。”

小孩抬起头来,眼红红地说:“好,好啊。”

阿瓘的生母应该不是鲜卑人,所以小孩跟着母亲生活,会说汉话,但并不擅长鲜卑语。他的水平跟张嫣这个半吊子差不多,两人一块儿跟萧靖学语言,还能对话,学得就更有滋有味了。

只是小孩不懂,为什么九叔也要他一块儿学鲜卑语。

“九叔,不是说如今都提倡汉学吗?”

“这个啊……阿瓘想不想当大将军?”

小孩对当大将军没什么兴趣,但九叔好像很想要他当将军,他便听话地点点头,说自己愿意当大将军。

萧靖摸了摸孩子的脑袋,跟他讲神武皇帝高欢的事情:“你祖父是个特别会打仗的人,他会用鲜卑语发号施令,部落的众人都很服从他的命令。阿瓘会唱敕勒歌吗?这是鲜卑人的军歌,神武皇帝病重的时候,他曾经领着士兵,合唱敕勒歌,大军鼓舞士气,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