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高湛不荒唐(83)(第2/3页)

是萧靖去吩咐做的。

长广王说想吃鱼,段昭仪把厨房借给他用,旁人都不敢有闲话。表姐受宠,分例里正好有三四尾鲜活的乌鳢,她是个大方人,让宫人捞出来给表弟折腾。

小厨房里的大师傅立刻忙活起来,杀鱼熬粥,这些功夫不难,长广王说王妃不爱吃姜,但是做鱼不放姜多腥啊。

做饭的师傅有些犯难,面面相觑。

“这……”别回头吃着腥,又来骂他们。

最后是萧靖提出解决办法:“她不爱吃姜,是因为喝粥把姜丝挑出来,她嫌麻烦。你们榨成姜汁,用姜汁腌鱼,到时候大火烧开就不见了。”

行啊。

果然是枕边人最了解。

乌鳢刺少肉嫩,做好的鱼片粥味道极美,长广王亲自试吃了一小碗,点头道:“不错,你们再熬一锅,给昭仪送过去。”

他用了表姐的厨房,不能吃独食。

秋天的莲藕不错,他做了一道素炒莲藕,加一道鱼丸汤,才端着菜回去产房。张嫣闻到饭菜的香气,才发觉肚子饿得厉害。

好饿好饿,她好像能吃下两头牛!

“这个粥好,熬得绵软,鱼片烫得嫩,不用吐刺。”

“素炒莲藕吃着爽口,就是少点辣,酸味很足。九孔藕脆甜,炒着好吃,七孔藕粉糯,用来炖猪蹄绝了。”

“鱼丸好嫩!比猪肉丸子更鲜,唔,但是我明天想吃牛肉丸……”

小张边吃边点评,俨然就是专业的美食家。她胃口大开,吃了两大碗才放下筷子,萧靖看她吃饱喝足,风卷残云般把剩下的都扒拉到碗里。

他在捡她吃剩的。

他几口就吃完了,看起来有一点点可怜。

张嫣不好意思,低下头:“舅舅,我是不是吃太多了?”

早知道,她就少吃两口,让他吃饱一些。

“哪有,本来就是专门给你做的月子餐,你该多吃。”他把嘴一抹,笑起来特别得瑟,“我中午少吃,今晚跟阿瓘约好吃串串,还有烧烤。”

张嫣:“……”

行啊,婆娘不在家,这狗男人可牛气了!

没人管,可以使劲嗨了!

当真是反了,反了!

本来小张因为自己吃太多,还有点感动和内疚的,现在被他一激,气得只想拿鞋底子打他。她生气地扯下床帘,背过身去给孩子喂奶,不理他了。

萧靖看老婆生气,承诺去给她买个LV,她肯定喜欢的。

古代上哪儿买LV啊?

当然是菜市场啊。

长广王打算买几头驴,拿来熬阿胶,王府的产业有马、牛、猪,就是没有驴子。只是他一到市集,发现竟然没有农户卖驴子。

他问了好几户有养牲口的,都说不卖驴子。

“为什么啊?”

“我家母驴前几天刚下崽,给崽喂奶呢,卖了它多缺德啊。”

“公驴呢?”

“这头灰的,你觉得行,给钱可以拉走。”

养驴的老汉是个实诚人,本来没打算做买卖。禁不住这个年轻人再三说想要买驴,才把自家的种驴牵出来。

这头公驴经历过幸福的繁殖季,三妻四妾,好不快活。它不但和同族的驴妹妹谈恋爱,还周旋于众多健美的母马姐姐之间,由于体型和体力上的差异……

它,已经被掏空了。

明年的今日,它会是许多骡子和小驴的爸爸!

萧靖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他摸了摸公驴的鬃毛,对这位驴中英雄表示敬意。这头公驴经过多次配种,瘦得要死,难怪老头愿意卖。

他不傻,买这头瘦驴压根没用,白白浪费钱。

要精壮的大黑驴,才能熬出上好阿胶。

长广王在邺城的菜市场转悠了几天,都买不到心仪的好驴。不知道怎么的,他反常的行为让六哥知道了。

高演找人来问,一路查到太医院的人,才弄清楚原委。杜太医透露出来,说长广王想寻黑驴作胶,熬阿胶给王妃补身。

“这是阿淹要用的?”

高演亲眼看到阿淹早产,从产房端出来的血水,满满的好几盆,看得连他都心惊。流了那么多血,人还能活吗?

她肯定挣扎得很辛苦吧。

娄太后出来说母子平安,高演才松了一口气。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他习惯做好事不留名,命人去更远的州府去买黑驴。要数驴的产地,得往西边而去,最早的驴产自西域,汉朝的时候驴子被张骞引入中原。

北齐在东边,养驴的人少,西魏那边养驴的多,关中一带的驴子又黑又大,负重耐力最好。

高演找上出国代购的,跟魏人买了几十头驴。他得到消息说弟弟出门,刻意跑过来偶遇:“步落稽,别人送了一批驴给我,我们一起吃驴肉,想尝尝肉香不香。”

萧靖免费得到一大群驴,傻眼了。

这么多大公驴,一头不止一万块,加起来相当于好多个名牌包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