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高湛不荒唐(96)(第2/3页)

倒是底层的鲜卑人依旧保留着祖先的语言。

这些穷苦人是百保鲜卑的主要来源,因为家里穷,所以在打仗特别拼命。他们想要在陛下面前出人头地,只有拿命来换。

搏一把,只要不死,财产和女人都有了。

高殷捂着半边脸,神情非常痛苦,他无能,父皇打骂他是应当的,但是母后听到这种话会多伤心啊。

像你那个汉人老母。

儿肖其母,本是正常现象。但在当前语境中,是最狠毒的话,毫无夫妻的情意。

太子甚至怀疑,如果段昭仪有子,是不是父皇会毫不犹豫地换下他。段氏是鲜卑人,那边生的孩子,肯定是会说鲜卑语的。

阿瓘默默退出去,让宫人烧一壶开水,二叔家的家事,他不应该掺进去的。

二叔打仗很厉害,吃生肉喝冷水,军队能省去生火做饭的功夫,兵贵神速,日行千里。但是人的身体并非钢铁铸造,长久下来,二叔落下了胃疼的毛病。

胃疼喝茶,会更加伤胃。喝热水好,肠胃会舒服一些。

兰陵王等滚烫的开水放得温热,才提着铜壶回去。他回来的时候,皇帝骂人还没完。

二叔用汉话骂了一遍,再用鲜卑语骂。太子听不懂,只能不停地跪在地上磕头,好让父亲息怒。

谁知高殷的姿态越低,高洋越生气。连别人骂你都听不懂,这样的太子要来何用?

“……你今年多大了,十三!不是三岁!”

“你那个汉人老母是怎么教你的?她把你越教越蠢了。”

“连句人话都不会说,比你妹妹都不如!”

阿瓘听得明白,二叔说的妹妹应该不是指高宝德,而是光光。高殷不懂鲜卑语,高宝德没道理会精通。

光光不一样,她白天在宫中生活,抚养她的段昭仪是鲜卑段氏,瑶光殿出门右转是娄太后的仁寿殿。后宫能用鲜卑语唠嗑的,要数这两位女人。

所以光光从小是双语教学。

阿瓘摸了摸胸口,感激九叔教他语言,之前他是不会的,全是九叔的功劳。长广王府的外语学习氛围很浓厚,几个孩子不单学鲜卑语、突厥语、契丹语还能说几句柔然语。

虽然不算特别精通,但日常交流的短句完全没问题。

几岁的小孩学习速度最快,一心上进的裴大的外语水平最好,夫子夸他说得地道。到了太子十几岁的年纪,再重头学鲜卑语,难咯。

高洋看到太子这个怂样,骂到口干舌燥,无可奈何。他正巧看到侄子提着铜壶回来,脸色不太好,用鲜卑语问道:“你这是要什么?”

阿瓘用鲜卑语回答:“是放凉的温水,二叔请喝水。”

高洋眼神示意侄子倒水,喝了半盏,果然胃里舒缓一些。他看向自己的亲儿子,光是这一点上,竟然比不过大哥的儿子孝顺体贴。

给老子倒杯水都不会!

真是越看越蠢!

高洋缓了好一阵子,让太子退下反思。

他不觉得自己比大哥差,他甩锅甩得很溜,认为是李皇后的过错,都怪皇后没把太子教好。但是当爹的,总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孩子,他骂高殷,是为了高殷好。

阿瓘看出来二叔的心思,劝和道:“太子年轻,经验不足,以后肯定不会再犯。”

“他还小?”高洋恨铁不成钢,“他都十三了。”

“十三还小,太子未娶亲,还是孩子。”

世人都说成家立业,成亲后是大人,能让男孩快速成熟起来。高洋一琢磨,觉得成亲是让高殷成长的好办法,他年轻的时候刚娶了李氏,李氏生得艳丽多情,大哥总爱瞅他老婆,多次出言轻佻,将他送给李氏的礼物抢走。

抢你妹啊!

高洋当时恨极了,他在大哥面前装孙子,大哥调戏他的妻子,他不敢正面反抗,但是取而代之的念头日渐强烈。后来他成功了,大哥不在,他当了皇帝,李氏被册封为皇后。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李皇后是推他前进的动力。

高洋看着侄子,阿瓘比太子大四岁,今年十七岁了。他对大哥有怨恨,但他不恨侄子,阿瓘懂事听话,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好苗子,会是一把锋利的刀。

皇帝永远是握刀者。

侄子长得高大,是成年人的模样,应该娶亲了。

高洋一边考虑太子的婚事,一边问侄子:“阿瓘,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王妃?有没有看上哪一家的贵女?只要你提出来,朕给你赐婚。”

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他可以答应。

阿瓘想起家中的奚鹿,眼神染上一抹暖意。他跪下感激二叔的好意,道:“二叔,我想要奚氏当我的王妃。”

“奚氏?”高洋没记起来,邺城好像没有贵族姓奚。

阿瓘解释道:“天保三年正月,我从库莫奚带回来的奚氏。我觉得她好,想让她当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