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高湛不荒唐(121)(第2/3页)

他猛地站起来,抽刀把书案劈砍成两半,破口大骂:“宇文邕狼子野心,这是在欺我大齐无人!当年神武皇帝在世,打得他们宇文一族往西逃窜,宇文护连老娘都不要了。如今他们倒好,正要欺我高氏血脉!”

在座有一个算一个,不是高欢的儿子,就是他的亲孙子。

一听到姓宇文的招惹他们,心里的怒气或多或少被煽动起来。

神武皇帝是他们的父亲/祖父,草根起家,骁勇善战,怎么他老人家能做到的事情,他们做不到?神武皇帝是世间少有的英雄,没道理他的子孙后代要给姓宇文的当孙子。

所有人都不服啊!

“为了我们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高家,为了大齐,为了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我们必须要争取战争的胜利……”萧靖说得铿锵有力,“但凡朕活着一天,朕必须要对得起神武皇帝给予的姓氏,守护我们的家人和身后的这片土地。大齐以武起家,只有战死的男儿,从来没有退缩之人!”

“你们可愿为家人一战,为尊严一战,甚至是为姓氏一战,拯救大齐与危境之中,救下天下黎民的性命,让高氏名流青史……”

“朕决议摆驾晋阳,守卫国门。他们要攻下晋阳,朕愿意把守最后一关。但凡姓高的子嗣,谁都不允许退缩,否则合府抄斩。朕也一样,若朕通敌投降或战死,皇后张氏即刻殉国!”

皇帝这话撂得够狠,连皇后都可以不要了。今日被他召来的,大多是已经成婚的年轻儿郎,王妃们挺漂亮的,正是夫妻俩感情最好的时候。

一想到若是亡国……卧槽,高氏诸多女眷年轻美丽,肯定要被人糟践。

为了头顶不冒一片光,他们必须挡在前头!

“臣绝不退让!”

“臣绝不退让!”

“臣绝不退让!”

年轻人的眼中爆发出火光,他们小的十五,大的三十,都是能打能抗的年纪。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到了,他们挺身而出的事迹,会被记载在历史当中。

萧靖看着一群人愤怒的样子,知道火候足了。高家的小伙子们能打,单挑宇文那群人不成问题,再加上大家不讲武德,群殴效果会更好了。

“朕在晋阳期间,冯翊王高润任尚书令,总管事务,另辅佐皇后张氏,行监察之职。”

“任城王高湝随朕一同,镇守晋阳,总理并州事务。”

“兰陵王与安德王北上打击突厥,其余两人一组,兵分多路从侧面打击周军,配合大将军段韶的正面战场,砍一个不亏,砍两个赚一倍,砍十个赚大发。”

“朕看得长远,只要我们高氏齐心,反攻长安不是梦!那里有大片的土地,朕真想册封给你们的子孙后代,看着高氏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儿郎们的喊声把昭阳殿的屋顶都快要掀翻了,之前是责任感和尊严驱使他们一战,那么现在摆在眼前的是巨大的利益。

谁说贵族家庭不喜欢打土豪分田地的?

他们也喜欢。

高家人多,每人分到手头的地没多少,别看人均郡王亲王,指不定手里就那么一丁点产业。若是能攻下北周……

老天爷,那里的地有那么多!

又能多生两个娃,多盖两座大房子。

兰陵王高孝瓘算是幸运的,他年幼被九叔抚养,之后跟着二叔打仗学本领,家里有钱,身上有官。他的三哥高孝珩被忽视,亲爹早死了,混得还不如他呢。

这么一个建功立业的路子放在眼前,好多人都不想放过。

是男人就应该拼一把。

男人不能打,不如地上的烂泥巴。祖父高欢年轻时候一穷二白,没装备没人马,尚且搏得大好前程。他们有吃有喝有装备,还有随从和兵马,没道理要输。

这该死的胜负欲。

一群王爷被激得情绪高涨,高孝珩和高孝琬约好,说要一起去打仗致富。他们都是高澄的儿子,总归关系好一些。

至于高欢留下来的水字辈儿子们,后头有年纪小的,愿意跟年龄差不多的侄子搭档,看着也行。

萧靖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核心精髓是游击战,大家按地段埋伏好,以逸待劳,重拳出击后不要恋战。

高家没别的多,男丁特别多。要是兄弟和侄子们能拧成一股绳,估计敌军还没到晋阳战场,已经被整得崩溃。

“……各个小组力争在保存实力的情况下,过去啃两口肉。打不过就跑,可以丢脸,但不可以投降。”

“到时候看到有好马好牛的,赶紧抢一波,装备和粮草都可以抢。”

“谁要是敢拖后腿耽误事的,两百军棍伺候!”

若说一百棍打下来,还能有活命的可能性。两百棍打下来,绝对是要断气。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不行不上,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