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高湛不荒唐(142)(第2/3页)

连可汗都穿上棉布裁剪的袍子,夏天穿这一身,透气啊。

他夸赞道:“大逻便,你这个棉花,冬暖夏凉,是世间的神花。”

他儿子种花那么厉害,娶高氏的公主绝对没问题。以前他觉得齐国皇帝在为难人,现在一想,人家在故意放水呢!

嘿嘿,肯定是高家想与突厥联姻,又不好意思说,才拐弯抹角地送种子。大逻便只要用这个棉花做出“五彩的花衣裳”,就能把公主接走。

娶公主胜利在望!

木杆可汗想得很好,可惜他的寿岁熬不到那个时候。儿媳妇的花衣裳还没做出来,他熬不下去了。他把突厥的贵族都喊到胡床前,看了看儿子,又瞅了瞅他的亲兄弟。

大逻便十四岁,库头三十几岁。

他的儿子没打过仗,在族里没威望,除了种棉花好像没什么过人的才能。而阿史那库头跟随他南征北战,虽然功绩不显,但能耐和阅历都锻炼出来。

木杆可汗叹了一口气,但凡大逻便年长十岁,他肯定要让大逻便继承他的一切。可是现在不行,大逻便尚未成年,没战功,其他突厥贵族不可能听孩子的话。

他看向阿史那库头,沉声道:“库头,我把汗位传给你,望你能善待大逻便。你信佛,我与你言因果,你对大逻便好,你会有好报的。你若是对大逻便不好,我做鬼都不放过你!”

“可汗,你放心,等我死后,一定把汗位传给大逻便。”

阿史那库头接过兄长的权力,承诺对大逻便视若亲子,让大逻便当继承人。有他这句话,木杆可汗放心地闭上眼睛。

他死了。

阿史那库头当上突厥的可汗,号佗钵可汗。佗钵可汗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准备向北齐求娶公主。

这是木杆可汗在世时,千叮万嘱的事情。

佗钵可汗给侄子大逻便划分一大片土地,让孩子继续安心种棉花。他听闻求娶公主的条件,是一件五彩的花衣裳,笑道:“这有何难?你买来彩色的棉线,再掠来十个技艺精湛的绣娘,让她们用棉线在棉布上绣花,做好的衣裳自然是彩色的。”

“叔父好聪明!”大逻便没想到这样的好办法,觉得有道理,立刻照办。

赶在入冬之前,他终于得到一件色彩明艳的棉衣。

他不知道高善德现在长多高了,所以衣裳往大做,长度过膝盖,填充进去厚厚的棉花,几乎像是把棉被穿在身上。他知道善德爱美,特意跟绣娘交代道:衣服上的绣花要大朵的牡丹,要多,红花绿叶的,最是相配。

他把花衣裳包好,装在防潮的木箱,连同叔父准备的聘礼和国书,风风火火地往齐国的都城赶去。

他要见到善德了!

不知道她现在长多高了?

哎呀,好多年没见,她会不会已经忘了他?

都说近乡情怯,从突厥来的少年居然有这种情感。他带着车队和人马,一路去到邺城,经过侍卫检查之后,拉着聘礼的牛车慢悠悠地开进去皇宫。他扛着装有花衣裳的衣箱,竟然在冬天热得后背出汗。

好激动啊啊啊啊啊啊啊!

萧靖早就收到消息,他没有答应突厥人,而是先让宫人把建昌公主请来。高善德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若是孩子不愿意,他想办法挡一挡

事到临头,他舍不得,眼一闭,心一横,算计哪个兄弟家里有女儿。如果建昌公主不想嫁给突厥人,让宗室女甚至宫女代替,未尝不可。

只要他写圣旨册封公主,反正他说谁是公主,谁就是公主。

高善德很快就到了,她见着皇帝,先行礼,气质温柔娴静。她和光光的性格完全不一样,若说光光是小太阳,她大概是月光一样美好的女孩子。

她太乖了。

少女的眉宇间不见忧色,反而柔声道:“九叔,你唤我来何事?”

高善德正值金钗之年,近日听闻突厥人入城,她早已做好心理准备。高氏未嫁的公主只有两人,永昌公主与建昌公主。

光光姐姐是九叔的亲女儿,是九叔和九婶的珍宝,若真要有人和亲,必定不会是她。而她高善德的父亲已经死了,九叔要她出嫁,她必须要嫁人。

建昌公主经常会想,若是孝昭帝活着,父亲是不是会护着她?像是九叔护着光光姐姐那样?

虽然九叔对她很好,但她不能像光光姐姐那样,跟九叔撒娇,随心所欲地跟九叔讨要东西。她感激九叔对她的照顾,九叔让她从小学习突厥和西域诸国的语言和风俗,她又年年收到阿屎的礼物,早早料到有这一日。

礼物是有代价的。

凭什么人家点名送给她,而不送给更加得宠的永昌公主?

她一直很认真学习,突厥语说得流利极了。脑子有这些知识,她以后的日子也许不会太难熬。她把阿屎送来的棉花收好,她已经记不得小哥哥长什么样子,好像是不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