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李治不头疼(84)(第2/3页)

等到了长安城,看到数年未见的小儿子,刘氏才知道自己是沾了儿子的光。她是姚懿娶的第三任妻子,老姚前头娶的两位原配已经去世了。她生下小儿子的时候,丈夫已经年过六十。刘氏天天发愁,没有父亲的保佑,这个儿子该怎么过下去。

万幸,这个小子是有福气的。

“虫虫长得高,好看啊。”刘氏摸着小儿子的脸,喊他的小名,“当年你一声不吭就跑来长安,你哥哥险些要报官了。”

姚元景扶着母亲,见着弟弟满眼笑意。他知道自己能到长安当宗正少卿,是沾了弟弟的福气。宗正寺主管皇室事务,是一处事务不多、但站出去没有人敢小觑的单位。

“我这不是听人说长安繁华,就来了。”姚元景嬉皮笑脸的,“娘,你这回当了郡夫人,高兴不?”

刘氏大声说:“高兴啊——只是安定公主长什么模样,我还没见过……”

姚元崇先给老娘打预防针:“安定公主是皇后第一个女儿,圣人疼爱她,更胜过太子。她为人不擅长心机,说话也直爽。”

若是惹公主生气,公主必定不给人面子,当场走人。她从未看过别人的脸色,也没人敢给脸色她看。

姚元崇心里也打鼓,他跟安安是相处得来,只是不知道安安跟他的家人能不能处。

萧靖:没有什么事情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钱不够多。

他听闻刘氏到了长安,召见过一回。喝过茶,吃完点心之后,他淡定地透露出来“安定公主的压箱钱有五万贯,食邑以亲王计,实封八百户”,引得刘氏咂舌不已。

光是钱就有那么多,其他陪嫁的珍宝玩器呢?别的公主食邑只有三百户,而安定公主翻了两倍多,有八百户。

恐怕整座安定公主府将成为一座百宝库!

刘氏心里嘀咕,安定公主是金子做的,皇后疼她到这般地步。她交代小儿子:“你莫要惹恼公主,公主比你金贵。公主想吃什么,你回家说一声,娘给她做。”

“谢谢娘啊。”姚元崇知道前因后果,不由得敬佩,他家丈母娘真是好手段!

兵不血刃的,丈母娘把婆婆妈杀得片甲不留。

安定公主的婚礼定在十月份,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安安换上青色的婚服,衣服和裙子上绣有雉鸡的图案。袖口有朱红色的细线镶边,头上带着黄金花簪。

萧靖亲自给女儿上妆梳头,安安的底子很好,描眉过后,上点腮红和口红就很美。小太平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姐姐打扮得漂漂亮亮,非常羡慕。

小姑娘举着大拇指夸:“姐,美——”

引得宫人们皆是面带笑容,安安执起妆台上的团扇,挡着脸,眨了眨眼睛问:“小太平,这样还美吗?”

“美——”太平公主笑起来露出一双酒窝,“姐,玩。”

安安见时刻还没到,温声道:“阿娘,我抱一抱小太平,陪她玩一会儿。”过了今日,她算是别人家的人,不再和妹妹住在同一处屋檐下。

“你小心她弄花了你的妆。”萧靖头也不抬地说。

小太平依偎在姐姐的怀里,伸手去摸姐姐的新衣裳,手贱抠了两下刺绣的花纹,没抠动。姐姐今天好漂亮哦,身上也香喷喷的。她听话,没有摸姐姐的脸。

眼看着太阳往下落,吉时到了,小姑娘才依依不舍地从姐姐的怀里下来。

出门前,姐姐吃了一碗汤圆垫垫肚子,分给她两颗。芝麻馅的汤圆很甜很香,寓意团圆,姐妹俩都很喜欢这个口味。

安安亲了亲妹妹的小脸:“等我出降之后,小太平要照顾好阿娘和耶耶哦。”

“好。”小太平奶声奶气地答应下来。

天边的夕阳已经出来,张嫣亲自给女儿簪上头花,让儿子们送安安出降。李弘在宫殿门口等着,亲自把妹妹背到婚车上。婚车挂着百子帐,车里装着一大筐铜钱,还装着许多喜饼。

安安坐在车里,见没有人盯她,放下挡脸的团扇,偷吃了一块喜饼。

唔,是放了红糖的饼,里面的糖稀好吃!

出了丹凤门,看热闹的百姓能围着内城两三圈,从皇宫去公主府短短的路程,足足走了快一个时辰。因为有贵族的小男孩小女孩上前拦车,把路给堵住了。

这是习俗,让亲戚家的娃讨彩头。

“公主出降咯——”

“公主出降咯——”

驸马爷骑着大马,在前头领路,公主大方地把铜钱和吃食送给亲戚家的孩子。安安留意到有百姓家的孩子在流口水,让人给他们也送了一份。

喜得路边的小朋友和父母跟什么似的,说了很多“百子千孙”“白头偕老”的祝福话儿。

因为多了散出去给平民小孩这一份吃食,宫里的喜饼不大够,姚家兄长立刻赶到城里的饼铺去买。在姚家人横扫长安城七八家大铺之后,安安总算顺路到达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