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番外:上官婉儿(第3/4页)

男人忙完回到屋里,郑氏过来给他更衣。郑氏提起今天的事情,说一个叫佛光的男孩送上厚礼。她好奇道:“佛光是哪一房的?妾身竟然不知……”

上官纯:哦,那不是我家亲戚。

上官纯:那是我领导。

他打开郑氏递过来的礼盒,盒子里的小东西爆发出来一片珠光宝气,着实非常耀眼。他受宠若惊,跟妻子解释道:“佛光是周王的小名,周王年岁小,他就跟我们家琨儿差不多大。”

郑氏大感惊奇,她知道上官纯是周王的属官,但她从来没意识到周王居然才那么小!

她这会儿不觉得皇室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反倒觉得王爷平易近人,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周王进来了就问好,还爱笑,仪态也好。他先洗过手,然后跟秤砣玩了好一会儿,妾身看他举止都是极其妥当的。”

上官纯心想秤砣那么小,她哪里会跟人玩。肯定是周王贪玩,特意来玩他家的秤砣。

老父亲觉得不太高兴,但是又没办法拒绝领导的要求。

领导隔三岔五过来玩他女儿,到底是人性的缺失还是道德的沦丧!

好在这个情况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第二年太平公主出生了。李显被自家的小妹妹吸引了注意力,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来上官府。

刚学会说话的上官秤砣很不高兴,总是问她娘:“光,光!”

“佛光哥哥最近功课多,不来了。”郑氏觉得女儿太聪明了,不仅会认人,说话也早,“得佛光哥哥有空,他又会来了。”

上官秤砣瘪了瘪嘴,想哭。

太平和秤砣是完全两个类型的小妹妹,李显看了太平好几天,得出来一个结论:好像秤砣更漂亮一些。

他不敢跟耶耶和阿娘说这个话儿,怕被父母混合双打。他听阿娘说养儿心得,阿娘说一岁多的孩子要吃辅食,应当添加水果和蔬菜。

他在学校的农桑课种了红薯,拿了一兜子去上官府,指明要做成糊糊给妹妹吃。他怕自己没有说服力,还把他妈的育儿笔记拿出来。

“……阿娘说了,水果宜选择橘子、柰果、软桃等果皮较容易处理消化的水果。蛋、鱼、肉、肝等要煮熟,不然妹妹吃了容易拉肚子。红薯、山药泥磨碎添加进去熬粥,对身体好。”

郑氏聆听了皇后的心得,顿时感觉获益良多。当真是学海无涯,原来皇帝家是这样养孩子的!

武皇后生了六个皇子皇女,孩子们都立住了,这是一样本事。皇后四十多岁高龄还能生育,郑氏自愧不如。

谦虚使人进步,郑氏有心向皇后学习。她让仆妇把周王拿过来的红薯蒸熟捣碎,加进去米粥里头,秤砣果然十分爱吃。

什么叫断奶难?

秤砣从来没有感受过。

她有佛光哥哥带过来的水果和粗粮,阿娘会做出来很好吃的糊糊。辅食品种丰富口味繁多,小姑娘尝过滋味,就不再爱吃人奶。

郑氏头一次感觉到,养二胎比养头胎省心。她归结到两个原因:一来是女儿小名起得好,贱名好养活;二来是秤砣得周王照拂,周王时常从宫里拿好东西给秤砣吃用。

上官纯想拒绝这些糖衣炮弹,但是李显有自己的道理:圣人说不要浪费,我自己的分例用不完,分一点儿给有需要的人,这叫行善。法师圆寂前也提醒我,要多行善积德。

玄奘法师在去年没了,李显挺喜欢这个老头的。老和尚有点本事,临死前跟自己唯一的干儿子说:佛光的缘分已改,此生将会平安顺遂。

小孩听不懂,哭着说:“义父,你能不能说人话?”

玄奘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笑着说:“佛光到时候就知道了。”

他知道什么了?

李显的心情不好,他想哭,却不想回家哭。他跑去上官府,他看着秤砣比自己哭得更大声,瞬间哭不出来了。

哭是小孩子的行为。

他才不是小孩子呢。

在秤砣面前,佛光哥哥十分可靠。等秤砣长成婉儿,婉儿觉得李显这哥们太讲义气了。

他有求必应啊!

十二岁的上官婉儿想要在上元节出去看灯,上官琨以人多杂乱为由,不愿意带她出去。她不高兴,跟李显提起这事:“明明公主贵女都出去游乐,他自己胆小,武艺不成,所以不带我……”

李显完全不认为治安问题值得担忧:“我有一辆宝车,上元节那天我们坐在宝车内观灯,还可以去看百戏。我让人备好茶水和丝笼、食糕,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婉儿画上自创的红梅妆,穿着一身杏黄色的半臂,高高兴兴地登上周王的车。老父亲上官纯十分遗憾,周王已经不是那个要他接送放学的小学生了。

周王居然找了别人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