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赵祯无遗憾(13)(第3/3页)

萧靖见没有别的顾客,沉声说:“我曾听晏家娘子说起,你们这里有蜀锦卖。我想给家中娘子置办新衣,不拘是布料或成衣。”

晏家?

这个姓氏罕见,王掌柜一听便想起某位常客。

要说东京城姓晏的、有头脸的,就那么几个。晏相公虽然被贬,但他素有才名,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旁人也不敢冷落他家。晏家有两个娘子,从小有光顾店里的生意。

王掌柜的笑容更亲切一些。他打量过一行人的服饰,都是好衣裳。虽然没有织金,但材质是上好的丝绸。这样的人家能付得起大价钱,不是上门耍着人玩的穷鬼。

“您来得巧,小店新进了几匹八达晕锦,你看这上面的花儿多美……”

八达晕锦以牡丹、菊花、宝相花为图案,周边织有几何形状的花纹,因丝线之间互相沟通,朝八方辐射,有“八路相通”之意。这种蜀锦的生产技术始于五代,到宋朝的时候趋于成熟。

萧靖看得仔细,这匹八达晕锦做得极美,以朱红为底色。花卉图案由深红、蓝、浅蓝、绿、金黄、深绿等色组成,端的是五光十色。八达晕锦是上贡给皇家的蜀锦品种,寻常百姓是不可以使用的。

理论上,普通卖布的铺子不应该有八达晕锦,这是官营产出的东西。

他装作十分惊喜:“你这是成都府锦院出来的货?当真是手段通天,能拿到这样的好东西……”

“不过是一些残次品,哪里能给官家上贡。”王掌柜嘻嘻两声,指着一个地方,“您瞧,这里破了一个窟窿大的洞,这匹布算是废了大半。”

张嫣探过头来,底下那些人钻空子果真是厉害。不知道谁用火烙了枣子那么大的洞,这样一来,这匹八达晕锦损毁,自然不能送到皇宫。

可若裁成衣裳,完全能避开这个洞,还能出一身长衫,再给姑娘做几双鞋子!

萧靖:“这匹八达晕锦做得好,且包起来。再要几匹素净一些的蜀锦,一并买单。”如果这家店背后的主子当真姓王,官家心里倒有几个名字。

“咦,这几双鞋子好生精致!”赵志冲看到店里的蜀锦小鞋子,她看向张嫣,“这鞋这么小,我穿不上,嫣儿兴许能穿上。”

张嫣有些意动:“这鞋子怎么卖?”

王掌柜看到她们感兴趣,却面露难色:“啊,这几双鞋子的款式是行首们定过的,不宜再卖给小郎君……”

什么是东京的行首?

那些姑娘打扮得再漂亮,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说得难听点就是陪客的。

哪里叫贵族小娘子和行首穿一样的鞋子?

王掌柜是疯了才做这种生意!

“可是那些行首……不是应该是二八佳人吗?”张嫣不明白,“她们都那么大,却穿这种鞋子?”

这样的小鞋子在她看来,是儿童鞋。她现在是儿童,所以她能穿进去这样的鞋。

王掌柜看向同行的官人,见人家没有制止,见左右又无旁人,才压低声音解释道:“这叫宫样,外头的勾栏可流行得紧,据说宫里的娘娘和宫女都是这样穿的。行首们学了宫中的模样,还花重金请出宫的老宫女把脚给缠了,才能穿这样的鞋子。

官人听说过桑家瓦子的李行首没有?她穿了这鞋,跳起舞来跟天上的仙子一样,好多人都去看她,一时间风头无二。如今想去看她,光是入门的茶钱和果子钱,比之前翻了足足十倍……”

萧靖的脸色别提有多难看了。

他原以为整治了皇宫里的缠足,那事儿算完结。结果缠足在妓/女那边流行起来,去瓦子玩乐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若是以后的审美认为这样的脚很美,恐怕将来每个姑娘都要缠足。

那样太可怕了!

“我们回去吧,回去再请绣娘做新衣新鞋。”他喊上张嫣和志冲,心事重重地离去。

作者有话说:

有参考义绝、八达晕锦的资料。

有参考唐朝的蜀锦,《蜀中广记》卷六十七方物记:安乐公主出降……蜀川献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鸟子大仅黍米,眼鼻嘴甲俱成,明目者方见之。

关于张贵妃收受文彦博灯笼锦的情节,参考:《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御史唐介劾其(文彦博)在蜀日以奇锦结宫掖,因之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