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番外:苏八娘(第2/3页)

苏洵愿意花大价钱让女儿去学画画,在家庭情况不是特别富裕的情况下……也许别人觉得他很傻。

他见陛下给三位公主陪读,他也给八娘陪读。八娘跟翰林院的崔白学习画画,每次苏洵都是跟着去的。

崔白是皇帝介绍的人,画画功底很好,擅长画花鸟,也能画佛道壁画。他教小姑娘画画,多以草木花卉和鸟兽为主题。

八娘学得很认真。

她握着画笔,一笔一笔地填充芦雁的羽毛。她觉得大雁能飞跃千里,是一种很厉害的禽鸟。她还记得蜀中的山和水,希望秋归的大雁能替她看一看家乡。

“先生,你看我画得如何?”

小娘子捧着画,脸上是忐忑的表情。崔白很认真地看过女弟子的画作,她画中的芦雁是一公一母,俨然是一对的。她喜爱的大雁,和崔白画的大雁完全不一样。

崔白眼里的秋天,是肃杀的,瑟瑟的。

而八娘眼中的秋天,是温柔的,丰收的。

“八娘的雁画得很好。”崔白觉得孩子眼里的景色,真漂亮啊,“只是你的芦苇画得不够细腻,笔法还需要练一练。”

八娘学作芦雁图,足足练了五年,才画出来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她见家中拮据,两个弟弟又要升学科举,家里快要连猪肉都吃不起了。

她想要卖画挣钱。

她把自己的芦雁图挂到画肆,取了一个笔名叫苏八,五千钱卖断。虽然这笔钱不多,对于八娘来说,她很满足了。她用钱买了画纸和颜料,又给两个弟弟买了小山似的辅导书,打了一小壶酒和两斤炙猪肉,当天把钱花完。

她的画很快被有钱人卖走,据说掌柜卖了两万钱。八娘得知此事,没有生气,掌柜有客源、她没有,光靠她自己卖画,恐怕卖到明年都卖不出去。

掌柜问她:“苏八,还有画吗?”

八娘学着男孩子的粗嗓音,问:“客人想要什么画?”

“客人想要八雁图,你能画吗?”

“能!”

八娘接下这一单,见过买家。买家是一个很年轻的小郎君,恐怕才跟苏轼这么大,他有钱,打听到眼前这个就是画芦雁图的“苏八”。

“苏八竟然这般年轻?”赵宗汉很稀奇。

“对,我今年二十岁了。”八娘说,其实她才十七。

“苏兄,厉害啊!”赵宗汉给了一万钱定金,说为期一个月,画成之后再给十万。

八娘从小到大没挣过那么多钱,她压着声音说:“十万不够,要十五万。八只芦雁凑在一张画上,光是构图我要一个月。你要我一个月交画,我要不吃不睡大半个月。”

“那就十五万。”

赵宗汉没想过讲价,一看就是人傻钱多。他提出一个要求,要有江湖荒远之趣。

八娘收了钱,心中有数。

她在书房里铺好画布,两个弟弟都不许碰。苏轼看姐姐画得辛苦,劝她:“大姐姐,要不让我画两笔吧?我画得也不差。”

“不行。”八娘把他推开,“这是我答应了别人,要画好的。”

“答应了谁?”苏轼竖起耳朵。

八娘:“我不告诉你。”

《八雁图》画成的第二日,八娘带着画出去,提着一大袋钱回来。苏轼看着空荡荡的书房,心里还有些遗憾,怎么大姐姐不叫他多欣赏两日呢?

她画得多好哇!

数日之后,赵宗汉过生日,他请老同学苏轼去家里玩,顺带喊上苏轼的弟弟苏辙。主人家十分喜欢这副《八雁图》,特地把画挂在正厅中央。

“你们来,且看一看我的画!”赵宗汉穿着一身红衣,好不得意,“这是我跟画坛新秀苏八先生买的画,我花了足足十六万钱,这羽毛画得有多细腻啊……”

“唉,我看苏八先生人年轻,长得也俊,只恨没有结交的机会。”

“我想请他来生辰宴的,他不肯来。”

赵宗汉吧嗒吧嗒地说着,苏家兄弟对视了一眼,觉得这副画太眼熟了。

苏轼小声地问弟弟:“我没看错吧,怎么跟大姐姐画的一样?”

苏辙点头:“没看错,应当是大姐姐画的。”

苏轼:大姐姐是那个苏八?

苏辙:对!

作者有话说:

历史上八娘嫁给她的表哥,十六岁时她与舅舅的儿子程之才结婚。她婚后经常受程家虐待,十七岁生一子,身染重病。程家不予诊治,苏洵夫妇把苏八娘接回家治疗,病情渐有好转,而夫家却以“不归觐”夺走苏八娘生的孩子,以致苏八娘旧病复发,三日便亡。

这个世界的蝴蝶效应之下,苏家人进京,八娘学画画,将来她会和赵宗汉结成配偶。赵宗汉是宋太宗皇帝的曾孙,原宋英宗赵曙之弟。为人博雅该洽,无他嗜好,唯诗、书,法度自守,兼工画芦雁。若是夫妻之间志趣相投,八娘这辈子应该会美满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