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赵祯无遗憾(97)(第2/3页)

幸好爹爹没有不许她出来玩,她时常出来找姑母、图图哥、宝哥哥几人。

“宝哥哥——”

“宝哥哥,我带了蛤蜊过来,最近蛤蜊可贵了。”

开封不靠近海边,运送到东京的蛤蜊价格昂贵。生生攒了半年的零花钱,才换来了一兜子蛤蜊——

因为蛤蜊要一千钱一只。

宝信奴接过她手里的兜子,沉甸甸的,这个傻姑娘估计把自己的身家都花出去了。他先用木盆把蛤蜊泡上,点了两滴香油进去,道:“你若是想吃,说一声就可以了。我手下有些人马,从海边运过来大概也就三四天。”

“三四天还不算久吗?”生生摇了摇脑袋,“我想吃蒜蓉烤蛤蜊,想今天就要吃得到。”

她这性子,既像了官家的馋嘴,又像张娘子的任性。

宝信奴十分无奈,给她递了一头蒜。

“喏,把它剥完,我等会儿要做蒜蓉酱。”

“好。”

越国公主找了个板凳坐着,捧着一个碗,剥出来的蒜米白嫩完整。她这般出身的贵女,竟然会剥蒜。

说出去都没人信!

宝信奴幼时见过官家亲自腌腊八蒜,后来他见到公主剥蒜,便不再觉得惊奇。他搬出来一个烧烤炉子,又拿出来一筐好炭。蛤蜊还得吐沙,一时间吃不到嘴里。

他提议:“要不我们出去逛逛吧。”

“好。”生生想买新的团扇,“今年我还没买过团扇呢。”

女生的小扇子每年都要买,每年都觉得不够。除了小娘子爱团扇,文人相公们也有爱团扇的。扇上画有山川河流,不显得女气,反而书卷气更浓了。

宝信奴把院子的门锁好,拿着钱,和生生一同出门。

即使过完中秋,路边卖扇的小摊小贩少了几家,但还算热闹。便宜的有芭蕉扇、蒲扇,昂贵的团扇由绢、绫、纨、罗等织成。近年来东京画坛新出了一号神秘人物,叫做苏八,苏八因《八雁图》一举成名。他在团扇上作画,一柄寻常白绡扇能卖到八千钱以上。

八千块钱卖一把扇子,到底值不值?

对于穷人而言,八千钱拿来买肉都嫌贵。对于公主而言,八千钱的扇子虽是较为昂贵,但也不是买不起。

苏八画的团扇已经脱离了扇子的范畴,成为一样艺术品、奢侈品。

“宝哥哥,我听闻苏八最有名,我想要买他家的扇子。”

“可是他每月只画两扇,我买不到……”

生生露出苦恼的表情,她这个年纪的小娘子,最爱追逐时尚,听闻别人家有的,她也想有。前些日子,汝南郡王家的十五娘子得了一把苏八画的扇子,高兴得不得了,请了一帮亲戚家里的姑娘去她家赏玩。

四位公主也在邀请之列。

宗室女有的,生生却没有。

她没有多嫉妒,只是想自己也买一把那样的扇子,然后她想回请堂姐妹们过来家里玩。

“苏八?”宝信奴听着这个人名,他有些印象。他知道的事情比较多,心里头暗自发笑。

苏八是女的,不是男的!

一帮人追捧什么苏先生苏公子……只要他想,他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苏八”绑走,让她给公主画十几二十副扇面。

他笑道:“我记得楼里恰好有苏八画的扇子,本来是我替北边采购的。生生想要,我把扇子先匀给你,再买别家的送过去。”

有一处小楼是契丹人进出的地方,算是他们在东京的据点。

“这会不会不好啊?”生生缩了缩,“新帝刚登基,那是你们送回去的贺礼?”

她知道宝信奴是回图使。

宝信奴毫不在意地说:“这有什么不好的?苏八又没有官身,翰林院哪位大人的名气不比她大?更何况扇子送回去,已经是冬天了,哪个大傻子爱扇风?国主肯定是用不上的。”

生生这才信了他。

小娘子在路上见到好多头顶剃光的契丹人,她暗道宝信奴的头没秃,他是最好看的一个。他拿出一把苏八画的双喜团扇,塞到生生的手里。

所谓双喜,便是扇面画中有两只喜鹊,这种带有好寓意的鸟兽主题一向受欢迎。苏八画的鸟儿十分灵动,羽翼画得逼真细腻,不知道她用的是什么颜料,翅膀上泛出了蓝紫色的光泽。

宝信奴猜测是矿石磨粉,生生对此爱不释手。

他问:“喜欢吗?”

“好看呀,真喜欢。”生生笑起来露出一双酒窝。

宝信奴的眼神看向远处:“喜欢就送给你,你今日请我吃蛤蜊,算扯平了。”

等回到宅子,他烤了蒜蓉蛤蜊,熬了下火的香糖渴水。生生一边吃烧烤,一边喝饮子,吃得十分过瘾。

为了回宫不被爹娘发现偷吃,越国公主吃了两粒香体丸,去一去嘴巴里的蒜味。

然后——

多肉凑过来,他没闻到三姐姐嘴巴里的味道,倒是闻到她手上蒜味。小孩一脸严肃的表情,向父母告密:“爹,娘,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