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番外:破家嫁女(第2/3页)

“子由有这份孝心,爹爹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大福笑着说,“不过收麦一事,你自己干就算了,不要喊二妹夫和三妹夫。”

“为何?”苏辙不解,在普通农家秋收的时候,老翁不但会喊上自己的儿子,还会喊上一群女婿。

人多就是力量啊!

大福跟他解释:“钱乙长得瘦,似乎幼时有些弱症,他那双手抓药还差不多,爹爹从不喊他干重活。宝信奴是契丹人,爹爹对他有防备,等闲不会喊他。”

“那太子呢?”苏辙问。

“太子自然是要帮忙的。”大福毫不客气地说,“爹爹可劲儿使唤弟弟,想他减肥。”

“减肥?”

苏辙大敢惊奇,果然是天家的生活太好了。外头的小孩隔三岔五才能吃一顿肉,太子小小年纪要减肥,陛下生怕儿子长成大胖子。

要问小苏对于种地有什么感悟,那便是累并快乐着。累是身体上的累,可是收获果实的时候,心情是喜悦的。

大福知道驸马喜欢种地,只要他不嫖不赌,种地多好哇!

她支持他种地!

等到迁都之后,公主身为第一批到达长安的贵族,她在都城附近买了七八处很大的农庄。她在爹娘的指点下,又买了十处宅基地。

“太多了,我们也住不完啊……”苏辙被公主这个“买买买”的样子吓到了。

她是不是回娘家借钱了?

“这是我的钱,爹娘鼓励我多买。”大福说,“等以后我们的儿女长大了,你再去买,肯定不是如今这个价格。”

苏辙恍然大悟,公主高见啊!

大福这一生,得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全赖公主的投资眼光,苏辙得以用长安的农庄给女儿作陪嫁,等他嫁女的时候,庄子的价值已经涨到九千万钱。

这份嫁妆十分丰厚了。

“我们这回,是破家嫁女。”

小苏送着女儿出嫁,脸上笑嘻嘻,夜里背着人在哭。他十分伤心,自己的俸禄不是很多,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钱,打算给几个女儿拿去当压箱钱。公主填了不少,她给长女备了百万钱。

“大姐儿是个好的,我们多给嫁妆,她以后在文家的日子过得顺。”大福摇着扇子,“钱财我们又带不走,难道子由想把钱带进去棺材不成?”

“我不是心疼钱……”

“呜呜呜呜,我,我是挂念大姐儿……”

苏辙躲在被窝里,哭得像个大傻逼。大福本来也心疼长女,见他这么哭,她反倒要过来安慰这个男人。

气得她肝都疼了!

这辈子,兖国公主和驸马高寿,两人活到七十岁余岁,身子骨还十分硬朗。嫁去文家的长女过得很好,她生了一个儿子,秋天的时候喊儿子过去农庄割麦。

收到长女的邀请,苏辙带着妻子去庄子小住几日。

“外祖父——”

“外祖母——”

一个清俊的少年跑了过来,脸上都是汗。大福看到外孙,笑得十分开怀,问:“你娘不疼你,喊你来做农活,瞧你这身热的……”

“外祖母,你热不热?我扶你过去歇凉吧。”

“好,好啊。”

少年扶着老太婆,让她坐在一张竹椅上。老太婆的动作很慢,旁边的老头子拿着一条帕子,帮她先擦一擦椅子。

“擦干净了,公主坐。”苏辙的脸上长了好多皱纹,他看着外孙,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他偷偷问老妻:“你说是我年少时好看,还是文哥儿好看?”

文哥儿是两人的外孙。

“当然是你好看啊。”大福很肯定地说,“小苏哥哥会作诗,我看文哥儿不会。”

“嘻嘻,嘻嘻……”

苏辙挠了挠头,得意得笑了起来。

他看着外孙跑得像兔子一样,年轻人一头扎进去麦浪。他想要作诗,鼓励一下这种不怕辛苦、亲自收麦的精神。

他说:“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好诗,好诗啊!”大福当即拍手捧场。

“欸,日头太大,小心晒到你。”苏辙问人借了一把干草,编成草帽,盖到公主的头上。

大福嫌草帽丑,不想戴。苏辙非要她戴,劝道:“公主戴着吧,不然去了黄泉之下,陛下骂我:为何朕的女儿,又变得黑黢黢的?”

“哈哈哈哈哈,爹爹肯定会骂你。”

大福笑得前仰后合,不觉有眼泪落下来。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番外的题目叫破家嫁女,既有官家破财嫁女之意,同时也指小苏嫁女。

关于福康的婚礼,有参考《嘉祐杂志·补遗》:“合同司岁会,支左藏库钱八、九万贯,近岁至三十五、六万贯。初令皇太子料钱千贯,无公主料钱例……福康出降后,月给千贯。”大概意思是宋仁宗在长女福康公主结婚的时候,不但给了高额的嫁妆,而且福康结婚之后,每个月可以得到百万月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