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朱厚照做好人(44)(第2/3页)

萧靖心想还有一个嘉靖呢,可惜那位堂弟还是吃奶的年纪。他对着太后拜了三拜,道:“母后且安心,朕不过是在国内行猎而已,是母后过虑了。”

张太后:谁家熊孩子跑到边境线上打猎的?

骗鬼呢!

张太后说不过他,寄希望朝臣们能够劝说皇帝。她命令皇后处处劝说皇帝,张嫣却说:“臣妾愿随军,不怕吃苦,只求日夜侍奉万岁。”

这下可好,把太后气坏了。

仁寿宫那边日日让太医过来诊脉,按理说亲妈病了,当儿子应当侍奉在床前,不可以远游。萧靖过问太后的脉案,太医说是“忧思颇多”“郁结在心”。

“不是什么发热伤寒的症组,那就是没毛病。”萧靖毫不在意地说,“娘娘的寿岁还在后头呢。”

张太后比朱厚照多活了好多年。

太后想要把儿子拉回来,当儿子的不听,大臣们极力反对,当皇帝的不听。万岁上位几年,他有钱有粮,真是天老大他老二的。等过了秋分,去年借粮的鞑靼人未曾有归还牛马的举措,眼看着他们是打算做老赖了。

都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大明皇帝点兵五万,对外说是在北边打猎。

他打的是谁的猎?

万岁指挥那么多人出来,可不是为了逮个野兔子梅花鹿什么的。

他骑在马背上,日日急速行军,不见有疲倦的神色。他身边跟着一身戎装的刘皇后,皇后大半日时间都在马背上,脸蛋晒成小麦肤色,纤细的腰上挂着绣春刀,军队里的将士们都说这位皇后很了不起。

众人没见过有这么能吃苦的女子,说刘皇后能和花木兰相比。

路上遇到极端天气,气温暴跌,白日起风雪,万岁头一个打马冲在前面,刘皇后紧随其后。京军当中的东官厅和神机营从北京赶到陕西延绥,只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闰九月,鞑靼部达延汗决定打劫延绥镇,命长子图鲁领兵。鞑靼骑兵趁着夜色翻过长城,行到延绥镇外围的树林。他们认为明人种植的树林十分可笑,树林怎么可能抵挡敌人呢?

有鞑靼人激动地讨论起来,一想到能在镇里抢到许多财物,没有人是不高兴的。

“进城之后我们抢什么好呢?”

“我想要抢一口锅,大铁锅!大同那边的铁锅特别好用,不知道延绥这边有没有……”

“我也想抢铁锅,我家儿子快要出生了,我要给他留一只铁锅当家产!”

“头儿,头儿你想要抢什么?”

领头的图鲁拿出弟弟阿尔给的火柴,轻松点燃了火把。他意识到火柴的好用,道:“我想要抢好多火柴,再给阿尔抢一个漂亮婆娘。阿尔长大,到了想婆娘的年纪。”

他借着火光,看清楚了城池的方向,按照父汗的谋略,他应当是从延绥镇的西面进攻。

图鲁赞叹道:“明人卖的火柴,点火真是快啊。”

他将燃烧的火把投到树林里面,看着烟尘变得越来越大,心想延绥镇的明军出来灭火,正是城里守备空虚的时候。秋天风高物燥,林子烧起来多正常啊!

图鲁准备带着骑兵们准备冲出树林,伺机冲入延绥镇。谁知来时好好的,夜里凉风一吹,如今竟然回不去了!

树林的外围竟然被挖了深达数米、宽十余米的壕沟,沟中埋藏了锋利之物,有马儿落了下去,连带马背上的鞑靼骑兵一同掉下去,人马发出声声惨叫。图鲁见势不妙,掉转马头,想着往来时的路退回去。

然而林子的火越烧越大,树木被烧得倒下,拦住了许多去路。浓烟直冲天际,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空。有鞑靼人吸入大量的浓烟,几乎要窒息死亡。战马被火光吓到,几次摔倒在地上,因为鼻子吸了烟雾,只能无力地喘着粗气。

而延绥镇城楼

万岁穿着一身元青色的曳撒,他拿着自己捣鼓出来的望远镜,能够清楚地看到树林里挣扎地人马。他看到树冠被火舌爬了上去,要想种那么高大一棵树,起码要费十年的时间。他似乎是为了被烧死的大树叹一口气,把望远镜递给身边的小皇后,却道:“嫣儿瞧瞧吧,这样的情景不多见了。”

“真是人间一场好烟火!”

作者有话说:

正德十三年十一月,明武宗亲自巡视延绥等各镇的军备防务。男主领兵不是心血来潮,一来因为别人今年要打劫他,二来他把朱厚照的事情提前办了。

鞑靼人过来延绥镇打劫的情节,参考自《明史》:闰九月,小王子犯延绥。

军镇外的树林参考自明孝宗的御敌政策,前几章有提到。

今天卡文……想剧情想到头秃……感谢在2021-11-06 16:29:31~2021-11-07 22:37: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桑愚鱼 37瓶;信芳 5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