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朱厚照做好人(51)(第2/3页)

对于寻常妇人而言,能够有机会拜见皇后,这是天大的荣耀。

晋王得到消息,当即把太原本地的官员和名流的名单献给陛下,又让晋王妃亲自去下帖子,邀请夫人们过来宴饮。王府派人快马从河南买来牡丹鲜花,全部送到娘娘住的梧桐院。

张嫣很少在梧桐院,太监们将牡丹从梧桐院搬到理善院。

小张选了一朵最大的姚黄,想起当年的事情,不由得有些想笑。她头戴凤冠,描眉画唇,穿上皇后的常服,把姚黄牡丹别在腰带上,行走之间别有一番风流姿态。

晋王妃领着婢女们,在院子外面恭候皇后起驾。

张嫣上了轿子,去到王府听戏的常春楼。已经有许多妇人等候在那里,众人一听到有太监说皇后驾到,齐刷刷地跪在地上。

“免礼。”

张嫣轻声道。

她坐在上首,打扮得隆重。有太监递上戏本子请娘娘点戏,娘娘点了一出《八仙过海》,再点了一出《精忠记》。台上的戏子亮嗓唱着,台下旁人哪里是在真正地听戏,他们不敢小觑这位年轻的皇后,经常偷偷用余光去看娘娘的面容。

“娘娘年少,是去年选秀才选上的。”

“娘娘有几岁?有十五没有?”

“娘娘在腰带上簪了一朵姚黄,真好看啊……”

晋王妃算是半个主家,她坐在张嫣的下首,不时用目光去看这位皇后。晋王妃觉得娘娘看起来十分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她一时间想不起来。

台上的《八仙过海》刚演了开头,一个扮演牡丹精的小姑娘唱着:“……都说牡丹真国色,生在蓬莱无人知。”

那个唱戏的姑娘大约是八九岁的年纪,眉间点了一颗红痣,瞧着很是娇俏。小姑娘在头上戴了一朵用纱浆的姚黄假花,可惜她生得瘦弱,衬不起雍容华贵的牡丹。

晋王妃依稀记得,好几年前有一个小戏子,演的牡丹花成精十分漂亮。她当年还想把那个小戏子留在府里,谁知道后来人没了音讯。

小戏子?

是那个小戏子!

晋王妃不小心打翻了案上的茶水,茶盏摔落在地上,弄得“哐当”一声。张嫣看向晋王妃的方向,道:“王妃可是哪里不适?可要请太医?”

“臣妾无妨。”

晋王妃躬身道,她看着娘娘如画的眉眼,心里一凉。难怪她觉得刘皇后生得眼熟,刘皇后生得很像她当年磋磨过的那个小戏子。

当年那个小戏子姓什么来着?

好像是姓刘。

姓刘!

张嫣觉得台上的戏有点无聊,戏里的词儿她早已会背,偶尔分心,低头玩着腰间的牡丹花。姚黄是花中之王,在正月盛开的姚黄何其珍贵。只是对于皇后来说,再好的姚黄不过是一个玩物罢了。

等戏唱完,她看到那个演姚黄成精的小姑娘,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含笑道:“这一出戏唱得不错,每人赏十两银子!”

小姑娘得了十两银子的赏,笑得合不拢嘴,她不会礼仪,直接趴在地上给娘娘谢恩。

“奴谢谢娘娘,谢谢娘娘——”

“好了,把人带下去吧。”晋王妃突然打断了小姑娘谢恩的话儿。

“她那么小一个人,瞧着怪可怜的。”张嫣没料到晋王妃会有如此失礼的行为,她让太监把那个小姑娘带上来,给她赏了两盘点心,叫她吃饱肚子。她给小姑娘赏了一只虾须镯子,问:“你爹娘呢?怎么叫你那么小一个人出来唱戏?”

“回禀娘娘,我娘病了,伯伯带我来王府唱戏,他说唱戏能得赏银。”小姑娘和刚才笑意盈盈的模样不一样,眼里含着泪花,“我想给我娘治病。”

张嫣跟身边的太监说:“她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让人给她娘治病吧。”

小姑娘千恩万谢地下去了。

晋王妃看到张嫣和小姑娘的互动,双手越来越凉。她害怕极了,她越发觉得刘皇后就是当年的小戏子,她怕皇后记恨她当年做下的事情。

她不是真心想要磋磨那个小戏子的,谁家做大妇的不是这样呢?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小戏子,居然能够成为皇后……

当天下午,晋王妃发起高热,连水都灌不进去,有心腹丫鬟过来替王妃报病。由太监禀报给皇后,张嫣听得,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说:“许是听戏的时候王妃受风,让太医过去治一治吧。”

这一日傍晚,萧靖回来,他问张嫣玩得开不开心。张嫣笑着说:“当然是开心的,我今天帮了一个可怜的姑娘,如果她能够因此改变命运,我就很值得。”

“嫣儿开心就很好。”

萧靖想起今日他在城中设宴,见到的乐工杨腾。他有心想要为上辈子刘艳儿报仇,便使了一个心眼。如果他成功了,人渣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作者有话说: